iOS应用的本地化原理,是通过
strings
类型的文件,为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翻译设置翻译表,应用再根据用户系统语言自动检索翻译表通过对应的键值对实现的。
NSBundle
在iOS应用中,bundle的概念非常重要,可以理解为一些文件的集合。为此,苹果的工程师们留下了NSBundle这个类,用于操作bundle内的文件。而NSBundle类中的一些特定方法,则是给一些特定的文件实用的。
例如infoDictionary
用于读取bundle中的info.plist文件。
@property (nullable, readonly, copy) NSDictionary<NSString *, id> *infoDictionary;
当然还有我们今天要讲的本地化方法
/* Method for retrieving localized strings. */
- (NSString *)localizedStringForKey:(NSString *)key value:(nullable NSString *)value table:(nullable NSString *)tableName NS_FORMAT_ARGUMENT(1);
这个方法就是用来读去bundle中本地化字段的方法。而在日常使用中,我们用的更多的是两个简化的宏:
NSLocalizedString(<#key#>, <#comment#>)
NSLocalizedStringFromTable(<#key#>, <#tbl#>, <#comment#>)
宏定义
#define NSLocalizedString(key, comment) \
[[NSBundle mainBundle] localizedStringForKey:(key) value:@"" table:nil]
#define NSLocalizedStringFromTable(key, tbl, comment) \
[[NSBundle mainBundle] localizedStringForKey:(key) value:@"" table:(tbl)]
#define NSLocalizedStringFromTableInBundle(key, tbl, bundle, comment) \
[bundle localizedStringForKey:(key) value:@"" table:(tbl)]
#define NSLocalizedStringWithDefaultValue(key, tbl, bundle, val, comment) \
[bundle localizedStringForKey:(key) value:(val) table:(tbl)]
key
参数必填,comment
作为注释参数,是不影响返回值的,可以传nil。
默认本地化文件
新工程中是不包含本地化文件的,如果要给应用添加本地化,首先需要添加Localizable.strings
文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2579/6c44a3b6567990e1.png)
Localizable.strings
文件就是本地化文件中的默认文件,名字不要打错,当你使用NSLocalizedString(<#key#>, <#comment#>)
宏时,不用输入table名称,便是默认使用Localizable.strings
文件作为翻译表。
如果你还有其他的翻译表文件,例如other.strings,你可以这样使用
NSLocalizedStringFromTable(@"你好", @"other", nil)
当然现在并不会将你好翻译成其他语言,下一步,你需要设置你的翻译表。
Localizable.strings格式
strings文件的格式非常简单,但如果格式有错,编译器会报错,并且不会提醒你到底哪里错了,所以务必要仔细。如下
"你好" = "你好";
- 每一行一句,等号前面是key,等号后面是value,引号前不加
@
,分号结尾。 - 当添加多种语言后,同一个文件将会有不同语言的副本,存在工程目录下的不同本地化文件夹中,但在xcode中还是以同一个文件显示,但可以下拉切换语言进行编辑。
添加本地化语言的方法如下,先选中strings
文件,然后又边点击Localize
按钮,然后选项中会有Base和English两个选项,确认后,这里会出现多选框,选取哪种语言,便会自动生成对应的副本。
添加其他语言
如图选择Project的Info标签,设置Localization选项
实战
这里我们添加了简体中文和英文,对应的Localizable.strings文件多了两个副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2579/c422b353e5d31a34.png)
各个文件中的内容如下
//英语Localizable.strings(English)文件
"你好" = "hello";
//简体中文Localizable.strings(Simplified)文件
"你好" = "你好";
这样一来,当我们在代码中使用"你好"这个key时,系统便会自动根据我们的系统语言,进行本地化替换,当系统语言并非我们本地化支持的语言时,例如我们并未加入韩语,本地化接口便会把key的默认语言的本地化内容返回,或者根据设备的第二语言进行返回。当使用的key并不存在时,则会把key作为value返回。
xib和storyboard本地化
xib
和storyboard
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UI工具,他们的本地化,既可以通过代码修改,也可以直接对xib和storyboard文件进行本地化操作,操作类似strings文件的Localize操作,见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2579/53b490a5f6755c4c.png)
选中文件后,点击右边栏Localize
按钮,勾选对应语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2579/6c8c5d5320745ab7.png)
这样我们发现在Storyboard文件中,包含了Chinese版本的Strings文件,内容如下
/* Class = "UILabel"; text = "用户名"; ObjectID = "8f2-qK-7KS"; */
"8f2-qK-7KS.text" = "用户名";
/* Class = "UIButton"; normalTitle = "登录或注册"; ObjectID = "ENI-bN-wSs"; */
"ENI-bN-wSs.normalTitle" = "登录或注册";
/* Class = "UIButton"; normalTitle = "上一步"; ObjectID = "IGn-o3-iJc"; */
"IGn-o3-iJc.normalTitle" = "上一步";
/* Class = "UILabel"; text = "用户名"; ObjectID = "YHI-In-kPq"; */
"YHI-In-kPq.text" = "用户名";
/* Class = "UIButton"; normalTitle = "登录或注册"; ObjectID = "hzS-mR-s9E"; */
"hzS-mR-s9E.normalTitle" = "登录或注册";
/* Class = "UILabel"; text = "标题"; ObjectID = "rjb-sh-ADV"; */
"rjb-sh-ADV.text" = "标题";
/* Class = "UILabel"; text = "标题"; ObjectID = "wxc-43-QK7"; */
"wxc-43-QK7.text" = "标题";
/* Class = "UIButton"; normalTitle = "用户使用协议"; ObjectID = "xdy-郭佳-fv1"; */
"xdy-郭佳-fv1.normalTitle" = "用户使用协议";
英文作为项目设置的基础语言,直接使用storyboard内容,中文的本地化,则由这个strings文件控制,是不是很简单。
info.plist的本地化
第二种特殊的本地化需求是对info.plist文件进行本地化。具体的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有:
- 应用名称本地化
- 定位请求提示语本地化
我们知道系统默认的本地化文件名,叫做Localizable.strings
,info.plist文件也有自己对应的本地化文件,叫做InfoPlist.strings
这个文件需要开发者自己添加,我们添加好以后,在info.plist中加入`CFBundleDisplayName`键值,这个键值决定应用显示的名字。
接下来在InfoPlist.strings文件中写入本地化索引,注意CFBundleDisplayName
前后没有引号,这个文件是专门用来本地化info.plist文件的。
CFBundleDisplayName = "你的软件名称";
NSLocationAlwaysUsageDescription = "我需要使用手机的定位服务,请授权";
NSLocationAlwaysUsageDescription
键值则是位置服务授权时候的提示语。如此一来就实现了info.plist文件本地化,是不是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