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 信息的概念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 信息的概念

作者: HH_a5b4 | 来源:发表于2021-03-24 09:31 被阅读0次

1.1信息与信息管理

1.1.1信息的概念
信息:负熵,认为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信息就可以衡量事物的有序性。
动植物之间的交流,生物体遗传信息,DNA、RNA,都可以称为信息;
生物计量学:遗传信息,病理信息…
科技信息服务,金融,产品,客户需求,产品变化…
哲学家:信息是事物的属性和特征,信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从科学角度:北邮教授——信息概念:1、本体论层次;2、认识论层次

  • 本体论层次信息
  •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的是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急切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
  • 认识论层次信息
  • 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人对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感知)
    在认识层次上,没有主体就没有信息;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认识论的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因为主体具有感知能力、具有理解能力、具有目的性。

1.1.2 信息的特征

  • 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 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名画等特例)
  •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 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 信息的不可变化性和不可组合性
  • 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1.1.3信息的分类

  • 按信息描述对象划分: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
  • 按信息的性质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 按利用者:实在信息(事物客观信息)、先验信息(知识储备)和实得信息(通过观察事物获得的信息 =实在-先验)
  • 信息传递方向:纵向信息、横向信息和网状信息
  • 信息内容:科技、经济、政治...
  • 信息的流通渠道: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

1.1.4 信息链中的数据、知识和信息

Information chain 数据链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

  • 事实:人类思想和活动的客观映射
  • 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
  • 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
  • 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
  • 智能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信息链的上游面临的是物理属性,下游面向认知属性

数据 + 背景 = 信息

  •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按照一定规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他可以是数字、文字、符号,也可以是声音或者计算机代码。
  • 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告诉别人信息,你可以打电话 、写信、图
  • 知识是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过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

信息 + 经验 = 知识,经验就是对信息加工

信息只有同接受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受者的个人背景融合才能转化为知识。

1.2信息化与社会信息

1.2.1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并称当代社会三大支柱性资源。

  • 物质(机器制造,化工产皮..)提供材料
  • 能量(电能、风能、热能、核能) 提供动力
  • 信息(市场信息、计划信息、金融信息..)提供知识

1.2.2 信息化
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开发得以运用。
信息化概念来源日本。日本梅悼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中首先描绘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场景。

信息化概念: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占优势地位的社会(即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由可接触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1.2.3 信息社会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人类社会的新型态

  •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20世纪50年代)
  • 知识产业(1962)
  • 情报产业(1963)
  • 信息产业(1977)
  • 《未来冲击》(1970)
  • 《第三次浪潮》(1980)
  • 《大趋势》(1982)

1.2.4 信息素养
当前信息传播特征:宽带化-移动化-泛在化-微型化
物联网将信息与物联网融为一体,彻底改变人类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的生产、使用和交流继续信息,来解决一个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

基本信息素养and专业信息素养

  • 基本信息素养:有效选择、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
  • 专业信息素养:组织、构建和提供信息的能力

1.3信息管理及其发展
1.3.1 信息管理的概念、视角与流程
狭义信息管理and广义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对象: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信息管理视角: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人文
信息管理生命周期:创建、采集、组织、存储、利用、清理、创建。

1.4信息管理的沿革和发展
1.以信息源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
2.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和信息系统为标志
3.资源管理:以技术、经济、社会和人文相结合为手段;从经济学资源配置和管理中高层战略需求的角度对信息活动进行资源性的管理
4.知识管理阶段:重视与人打交道,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改善组织或机构获取、共享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本章重点

  1. 结合实际的应用领域,认识和理解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 信息管理研究及实践的多重视角及不同视角的特点;
  3.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及方法;
  4.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 信息的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ox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