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知文:琴木音心赋

于知文:琴木音心赋

作者: 古琴界 | 来源:发表于2020-04-17 16:48 被阅读0次

  秋月维扬地,得聆广陵琴家朱正海谈琴论器,复于七星浩渺处,觅得闲雅之堂,直觉“天地风云尽收一木,千音百转鸣于七弦”,由木及琴,自琴至人,乃感音心之通,令人浩叹。盖琴人制琴,木、布、灰、漆、弦,无不须敬畏谨慎,视若生命,由木之始,至琴之成,几不可一二疏忽,才成琴音。观是,则世间人之为人,能不敬慎?乃为《琴木音心赋》:盖世间万物,皆于撞触之际,而能共鸣。故,音之生也,其始合当为风气之流。风乃天地日月之气息,因冷热寒温,或高低快慢而不同。风动则音发,或吼吼如啸,或喃喃若呢,或越昆仑而奔走,或抚平沙而轻掠,或遇阻而振振,或入隙而微微。

  于琴,其音之始为木。此木也,独立天地一方,或临荫,或向阳,或滋生润土,或置身岩冈,自接云日烟雨,承旱涝之变,避凿伐之难,经易周转,聚阴阳于一体,木性则积水湿火躁,厚薄松坚,遂结其秉风透气之性。及其成也,或投千里江水迢迢而下,或迈千年风云垂垂而来,或高拱于庙堂之巅,或深埋于宅户之底,再接湿燥光热,更阅世间沧桑,隐隐然已纳千百世音于其中,叩之而鸣,其音或沉沉重抑,又或叮叮清扬。

  万物皆有情,此木历世间年月,遇火乃迸放光热,沉水则舟楫乘渡,巢居而围护风水。

其最难思议者,则莫过于而能为琴。一木而能为琴,其性、其理、其历、其魂始能尽出。若夫逢遇知音之匠,正置阴阳,顺承纹理,疏避通阻,宽紧疤结,均匀厚薄,合于松坚,巧心绳墨,精工斧斫,而渐露其眉目,或端正如仲尼,或灵机如伏羲,或片云若落霞,或温婉似蕉叶,腹含音梁雁池,更凿龙池凤沼,至此,则世间音可于出入。值岳山冠角、雁足琴轸具足,此木已醒,铿然若重生矣,可凌岳临渊向风而鸣也。

  当是时也,若幼子初生,必千百呵护,待轻裹布服合护其身后,膏育以漆树之油,壮实以鹿角之霜,打磨擦拭,凡百数次,始能脱胎换骨,淬炼成琴。其间细微,实可谓绵绵密密,浩浩渺渺,格物之功,大抵如是。

  世间多道人之喜怒悲欢、命途多舛,又虑人生材与不材之难,未意一木之性,百炼绕指,其亦必得恰宜之弦、痴音之人、雅量之士、静谧之间,始通乐声之理,始发天地正音。木尚如此,人能不慎乎?盖人之心也,层层重重,时时处处,皆处流变,若城府曲回,似岳渊高深,更兼一人、一家、一时、一地之异同周匝,欢喜平宁之情,富足满意之生,如若琴音一刹圆润空灵,实属难得。识遍药性方能从医,尽晓光彩始绘丹青,遍历进退杀伐才置棋枰,力透字理墨色才好下笔。嗟乎,未识物之性,何敢驭万物;非解人之性,何堪劳运命?!物性识尽方始为人,人性参透才近神佛。其必曰:琴者,情也;音者,心也。(2019年10月20日,“广陵琴荟—朱正海专场《传斫琴之道,承德艺匠心——谈琴说器》”)

相关文章

  • 于知文:琴木音心赋

    秋月维扬地,得聆广陵琴家朱正海谈琴论器,复于七星浩渺处,觅得闲雅之堂,直觉“天地风云尽收一木,千音百转鸣于七弦”,...

  • 《琴赋》--李贽

    《琴赋》-----李贽 题文诗: 琴者吟其心,琴非禁邪恶, 人知口之吟,不知手之吟;...

  • 听琴

    葱指调玉琴,满室天籁音。 鸟啼花落处,闻曲知卿心。

  • 夜雨婆娑秋听琴(于知文 扬州小玲珑山馆)

    (于知文秋夜听雨兼听琴 扬州小玲珑山馆)

  • 七绝·高楼(三首)

    郭大牛文并摄影 清辉静水浮云过, 疏竹听琴知好音。 花近高楼迎远客, 唐风宋韵咏诗心。 高楼独立沐晴天, 云鸟何能...

  • 念木兮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笔书字兮字无意 砚磨墨兮墨无色 琴弹音兮音转寂 画描君兮君无视 兰有花兮花不绽 竹...

  • 霸王绝

    空鸣此琴伴幽声, 风骨入画轮回诀。 渺渺千尘红颜消, 如梦廊台音仰起。 四角楼台闲云赋, 赋音唱起音难平。 犹怜一...

  • 琴赋(文徵明)

    看了一眼琴赋便喜欢上了 原因是什么不太清楚 是因为其直接和鲜明的线条 还是妥协的文字触感 亦或者只是时机刚刚好 反...

  • 文徵明《琴赋》

  • 上海赋/木心

    《上海赋》 木心 画家,作家。浙江乌镇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八十年代初定居纽约。主要著作有散文集《琼美卡随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知文:琴木音心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py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