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的三伏天,很受雨的眷念,几乎每一天都有一点点小雨,甚至是狂风暴雨…
夜深了,未眠,看电子报刊时偶然阅读到一个小故事: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实验,对象是幼儿园的十名儿童。
十名儿童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放着曲奇饼、糖果、棉花糖。
研究人员说,他们可以有几项选择:
1、马上吃掉零食;
2、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这样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3、孩子们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了不到三分钟就选择放弃;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
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15分钟后,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得到了兑现的奖励。
读罢,思考着文章的这几点问题——
急着吃糖,就像只愿沉浸在生活中不思进取——延迟满足能力低下的人,更愿意满足于即时收益。
眼前的生活虽然困苦,即便工资只有两三千,也是可见收益;而学习就像需要等待15分钟才能获得的奖励,需要付出时间成本,收益也是未来收益,虽然可以遇见但是不能立马得到。
“预期决策思维”的缺失,让人只看眼前好处,忽视当下苦痛背后潜藏的巨大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最后,我自己的一点思考吧:
在这场名叫人生的旅途中,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在黑压压的天空下,我们是否能坚持住初心?不烦躁、不怨天、不尤人?
真正要做到,着实不易,更何况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的进步让我们有时措手不及,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时代的巨轮碾压着走了,何其可悲?
然,我们仍要做出改变,铭记初心。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每一天,活出自我,做自己喜欢的事,何其重要?
我们都无法改变任何人,除非我们有改变他人的能力。但是,我们最容易改变,也最不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阴天又如何,心有梦想,天空分外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