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才明白,为啥越来越多的人不买理财产品了

这才明白,为啥越来越多的人不买理财产品了

作者: 金融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9-06-04 11:26 被阅读0次

近来,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热度不断降温,不单单是因为理财产品收益率越来越低,很难选出适合自己的好产品;更重要的是,人们逐渐认识到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性,大多数理财产品不保本不保收益,也不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

纵观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以上的品种不多,并且门槛高,起购金额大、期限长,自然风险就高,况且在这个长长的封闭期内不可提前赎回。相比之下,现在的国债和银行大额存单,3年期和5年期利率都大于4%,并且可以提前支取,因此,就使得大量投资者开始转向国债和大额存单。那么,这两类产品有有着怎样的区别呢?你应该更适合哪一个?分析如下,仅供参考。

发行主体不同

说起国债都不陌生,几十年前就开始发行,它是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券,有中央政府出具债权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以国家信用为依托,被公认为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银行大额存单自2015年6月开始推出,是银行发行的数额较大的存款凭证,其发行主体为商业银行,特点是比一般定期存款利率高,但起存金额大,一般要20万元以上。其实就是银行存款的一种,保本保息,以银行信用做保障,风险也比较小。

门槛高低有别:

二者还有一个较大差别就是,发行时间不同,国债不是天天有售,一般在每年3-11月的10日-19日期间发售,其他时间不发行,起购金额只要100元即可,但非常抢手,往往一天售馨,不容易抢到。而大额存单自推出以后,基本上银行每天有售,随时可以买到,但门槛太高,起存金额要在20万元,把很多人拒之门外。

都可提前支取:

国债和大额存单比起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存期内可以提前支取,且还可以流通转让。只是提前支取计息方法有所不同:

1、国债利率基本是固定的,存期档次少,比如今年3月份发行的3年期利率为4%,5年期利率为4.27%,与上年基本持平。凭证式国债提前支取时,持有不到6个月,不计息;满6个月不满1年,按0.74%计息;满1年不满2年,按2.74%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3.49%计息。电子式国债提前支取时,持有不满6个月不计息;满6个月不满2年,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年不满3年,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满3年不满5年,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

2、大额存单的期限档次设的较多,一般为9档,从1个月、3个月......,一直到5年,利率不固定,其中3年期和5年期的平均利率分别为4.417%和4.156%。大额存单提前支取时,利率靠档计算方法,各家银行有所不同,大致分为3种:靠大额存单利率的档,靠一般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的档,靠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档。

另外还有一个区别是,国债提前支取要收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而大额存单提前支取不收手续费。

综上所述,国债和大额存单的最简单直观的区别,就是国债门槛低,起存金额小,但不容易抢到手;而大额存单随时有,但门槛太高,起存额高达20万。你选择哪个?

相关文章

  • 这才明白,为啥越来越多的人不买理财产品了

    近来,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热度不断降温,不单单是因为理财产品收益率越来越低,很难选出适合自己的好产品;更重要的...

  • 做生意什么人都会遇到

    最讨厌这样的人了,不买就不买,为啥要骗人呢?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下午,大概四点左右,一个骑着电车的中年女子过来了。...

  • 消费欲

    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很矛盾的人呐 遇上淘宝活动,买吧,觉得不买其实也能生活,为啥要花这个钱$_$,不买吧,又觉得又不是...

  • 终于明白了为啥读书

    01 我有一个朋友,但凡聚会,他都要说自己读了多少书,以及把读书当做比吃饭还要重要的事情来做,听者无不对他肃然起敬...

  • 5.6 打卡1

    大额的理财产品引人怀疑,为啥理财比募资金额还好呢

  • 理财小知识分享: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 ?

    导读:大部分的人由于理财知识的缺乏,常常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理财产品,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出现...

  • 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佛系人生的自我淘汰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子,原因非常多。也有很多的观点、文化,在赞扬这种:说是自己的人生,自己说了算...

  • 我明白了我为啥胸闷

    此刻,要下班了,而我的心情并不平静。刚刚急匆匆的把那个拖延很久的案例报告提交了上去,真的是赶赶赶啊。知道吗,我这个...

  • 终究还是没有明白为啥放弃?为啥执着?

  • 来到小白营,我准备好了抱富(59期31班H&M)

    我一直以来不了解基金、股票,对投资产品也不了解,即使身在深圳二十年,也从不买基金、股票,连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才明白,为啥越来越多的人不买理财产品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rl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