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铁木山十二佛的由来

铁木山十二佛的由来

作者: 暮年在稀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2:23 被阅读0次

      明洪武五年,壬子(1372年)  蒙元将领括廓帖木儿率军转战安定(今定西)及车道岭和沈儿峪一带,与明军相遇,经奋战,被明军战败,向北而退,穿山越峡,最后困在一座大山上,宁死不降,全军将士自刎身亡。这些历史名将,给我们留下的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或是仰天长啸的悲壮,或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让我们无限地敬仰。血雨腥风的兵家之事,这里面又蕴含着一个神奇而古老的传说故事。

      据传,在明洪武十多年的一天,朱元璋早朝期间,因有一股怪风,吹息金鸾宝殿长明灯,使部分朝臣衣帽歪斜,君臣大惊失色,朱元璋觉得是有些不祥之兆,便问众臣是何原因。国师掐指一算,便知究理,启禀万岁:是阴魂作乱。朱元璋大恕,我为一国之君还镇压不住一些乱魂?“皇上息怒,臣所说阴魂可不一般,而是元末蒙将括廓帖木儿全军灭于西北某地,卒兵将帅多达几十万人,还有我明军阵亡士兵几万,如不把这些亡魂设坛斋醮超脱幽魂,其中还有带星宿的多名大将,虽是元将,如不封神祭祀怕是对地方百姓和朝廷有所不利。”朱元璋觉得有些道理,回想他对前朝遗臣忠勇将士赶尽杀绝而心存恻隐。他也知到元朝气数以尽,又觉得元将幽魂也不一般,但也觉得有乱朝廷之势。迷信思想谁都有,富有四海的皇帝也不例外,担心江山的稳固,将战殁忠勇将官封神安奉,保我大明江山昌盛,国泰民安,明知对异族败将封神有些不通情礼,下旨命一钦差查办,采取以设坛朝度阵亡明军卒兵幽魂为由,暗以敕封元军将官为神为目的,祭祀安奉,为地方尊神佑民护国,两全齐美,顺礼成章。

      钦差同地方官到此山一代,查山形,考地势,就将祭坛和祀奉地定在铁木山,经查出大将有十二名,同塑像祀奉,要塑像可不知将官相貌,如何办理?最后开卦问该山尊神如何办理最佳,此尊神正是齐天大圣斗战胜佛,神意回应,以他的形身容貌同塑十二尊。明洪武(某年月日)年湮代远,传失确岁,同封谥十二元蒙将为“齐天大圣,斗战胜佛”,皈依佛门,奉祀于铁木山三大菩萨左右,以侍护佛法,佑一方平安。所有元明阵亡卒兵设皇醮超脱拔升幽魂。为纪念忠勇名将铁木儿,并将此山命名为“铁木山”,以佛教三大菩萨地命名为“石虎寺”。钦差一一办理,回朝缴旨。

      这个故事能在铁木山以北四十公里之处的山村名黑虎岔,一个具有特殊历史的赵氏家族中流传至今,其实里面隐藏着一个外人所不知的家族秘密。这一传奇故事还要从元末蒙将昴空说起,就是在这次沈儿峪一代战斗中脱逃的一名元军押粮大将军名昴空,潜伏于会宁黑虎岔,隐姓埋名,实行汉化,改姓为赵,牧畜躬耕。后得知朝廷在铁木山设坛朝亡封神,经多方打听,当知所敕封的神位之中有铁木儿将军,心里暗喜,可又回想,朝廷为何给元军将官封神是何用意,是不是朝廷设下的计谋,是想让残留蒙军放松警提,暴露身份,一网打尽。但昴空不是一般草民,原是蒙军括廓帖木儿麾下押粮官,有银钱粮草将军信物骆驼金印为证,其印文为“晋归义羌王”,阳文,篆字,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昴空又称王爷,为确保安全,再现机敏和胆识,再现强者在乱世中崛起,他并立家规,既要后代相传铁木儿和本家族同为皇室后裔,甚至其中三佛就是铁木儿,其中有几位蒙汉将军有名有姓,因年久后传失。又决不让族人泄露半点身份,以防万一,因当时朝廷还在时不时清查剿除逃脱元兵,并立誓约束族人“明朝不完,鞑子不外传”。这个故事能流传几百年,神乎其神其实,就是铁木山十二佛中铁木儿和赵氏先祖昴空同系蒙元室后裔的重要原由。这个故事最有价值的是朱元璋敕封铁木山十二佛的由来,证明了有学者认为铁木山没有铁木儿塑像和铁木儿是那一位的说法。据传这次朝廷为元将封神的用意,后由钦差和地方官传出的实情。赵氏家族以特殊的方式记忆传承,这传说不仅是神圣的,更是世俗性的,故事首开神话之端其实,甚至带有某些微的历史气息。但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事,年湮代远,中途有润色添彩有所难免。此故事属离奇的神化传说,其所以感人至深,立体综合地表达出了一种地方文化的鲜活面貌,更为这座名山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底蕴。

      铁木山文化博大精深,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关于铁木山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更在百姓之间广为流传。铁木山历史底蕴丰厚,有很多神奇和神话故事,集自然美、人文美、历史美和传说美于一身。正是这些古老离奇的神话与民间传说构成了铁木山文化独特的魅力,提高了该山知名度,同时也反映了华夏的古代灿烂文化。

      下面有三点说明,一、铁木山开山于元朝太〔大〕德成宗四年岁次庚子(1300年),当时山名叫什么谁也说不准,我认为是明洪武十几年后封神时命名的铁木山,以此后世相传。

      二、有学者认为铁木儿当时没有死在这一代,封神应没有,但这个问题确切的说,是洪武十几年后敕封元将的,无论元将前后死于何地,只要朝廷设立封神台,醮坛招魂敕封,都能如愿,而祀奉地是在铁木山。

      三、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骆驼金印,其文为“晋归义羌王”,此印曾为晋归义羌王所造,后来蒙古统治者将缴获的此印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其后裔也只里始封济南王,授骆驼金印”再后来因昴空为钱粮出纳将军,此印自然就传到昴空手中。赵氏之根总普明确记载印的失传过程,最后此印由靖远县中沙沟村昴空第二十世孙赵某某传失。

      此故事绝非杜撰,来自黑虎岔赵氏族人第二十世孙赵俊江先辈。姑妄言子,而姑妄听之。附记于此。

        关于十二佛会宁旧志集注(第513页)有这么一段对铁木山、铁木将军记述。兹将文备录于下,以资参考。

        观《明史》,元将扩廓帖木儿率兵由甘肃入寇,闻陕西郡邑皆降,遂攻兰州,指挥韩温固守,不下;太傅徐达讨之,战于定西。《通鉴辑览》:“明洪武三年四月,徐达大破元将库库特穆尔于沈儿峪。”(注:“沈儿峪在今安定县车道岘南。”)查“库库特穆尔”即“扩廓帖木儿”之转音,沈儿峪与此山相毗连。库库特穆尔,小字王保保,战败后,仅挟妻子渡黄河,遁走和林;亲王、国公以下文武官僚死者千八百余人,士卒八万。王宝宝屡寇北边,终不降明。卒后,明太祖叹曰:“王保保,真天下奇男子也!”土人以其常战败于此,念其生为忠臣,死为神圣,称为“铁木将军”,因奉祀于此山,山以是得名,理固宜也。蒙窃有疑焉:尝见将军塑像类《西游记》之孙行者,不知何据?但灵应昭著,谒请驱邪者接踵。

    凡此种种,亦虚亦实,然述之可光山色,可荣桑梓,可壮人逸兴,故附言于兹。

                        赵永科整编

                  二〇一六年农历七月初四日

   

相关文章

  • 铁木山十二佛的由来

    明洪武五年,壬子(1372年) 蒙元将领括廓帖木儿率军转战安定(今定西)及车道岭和沈儿峪一带,与明军相遇...

  • 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

    福州开元寺铁佛殿楹联: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 这幅楹联道出了真正的佛和人们眼里的佛。学佛人不是像人们看到...

  • 山海经之騩山、桃枝、荆芑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迷七百三十二:騩山、桃枝、荆芑 又东一百四十里曰騩山(浅黑色的马)。其阳多美玉赤金,其阴多铁。其木...

  • 阿铁的由来

    每当有人问起为什么是铁,我总会觉得其中藏着的是一个无聊的故事,无聊到我懒得说,所以别再问。 开始是小铁,然后是老铁...

  • 铁 木

    撅着嘴,不理外人,鼻头隆起,眼神冷漠,每次路过不留一丝眼神。 倒好像你高高在上,无视芸芸众生,仿若神明。 其实名声...

  • 藏山简史猜想

    根据史书、碑文、戏剧、传说相关记载,藏山的历史大胆推测一下。 一、藏山的由来。 在金大定十二年(1172)由同知蔡...

  • 天目铁木

    ‘‘天目铁木’’,一听‘‘天目铁木’’很少有人知道,在天目山旅居已十多年的人也不一定听说,更不要说看过了。 来天目...

  • 木佛

    什么木? 岁月也已然忘记 不是黄花梨 不是金丝竹 只在熏香的亲昵里 昂首翘楚 几十万个日夜 你更显古朴 其实早已麻...

  • 百货50条,全部是实用的玩意儿(05.10)

    【壮乡 铁木砧板 越南蚬木案板 29.9元】 尺寸直径27,厚度4.5cm。越南进口铁木木材,木质紧实,坚硬如铁,...

  • “木大可” 名字的由来

    我是一把精致的青铜色椅子挂饰,我的主人是一个叫东东的小男孩。 “木大可”是东东给我起的名字。要想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铁木山十二佛的由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rq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