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100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三)

3/100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三)

作者: 吴玉纯 | 来源:发表于2015-07-03 20:38 被阅读131次

    Part 4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一、从承受内疚开始

    1.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地,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一旦他真做出了逃离的举动,那个一直认为自己清白无辜的付出者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伤害,并且会激烈地指责逃离者的背叛举动,殊不知付出者自己才是破坏关系的始作俑者。

    2.清白感总是和负罪感联系在一起,一个和谐的人是既有清白感也有负罪感。假如你没有一点儿负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实就是你把负罪感强加给其他人了,而那个被强加者一般都是你最亲密的人。

    3.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一样,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相反,亲子关系一般不是平等关系,要么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么是壮年的孩子向老迈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亲人关系也常是不平衡的关系。

    4.“付出者”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了。

    5.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

    6.在关系中扮演一个单纯的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结果,内疚不断在对方心中郁积,最终这内疚成为一种愤怒,让他产生了想逃离这个关系的冲动。

    7.消除内疚感的模式可以分成两类:禁欲、助人,禁欲是禁止自己接受别人的付出,而助人则是只付出不接受。

    1)禁欲者的模式:某些人用最小的方式参与生命,坚持清白无辜的幻象。不是全数地接受他们需要的东西并为此表示感激,而是封闭自己,节食禁欲。他们觉得这样可以摆脱需求和义务,因此他们没有需求,不需要接受。

    2)助人的模式:这种人自我中心、抛弃需求……他们从根本上讲是和关系对着干的。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因此,长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

    8.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9.惧怕失衡是“禁欲者”的哲学,他们因为惧怕这一点,于是干脆就不接受别人的付出,而自己也很少付出。实际上,正是因为失衡,我们才会发展出有意义的交换。假若关系永远停留在一个平衡的地步,那个关系也就该结束了。

    10.如果你希望和加害者的亲密关系继续下去,报复就很有价值,因为相爱就意味着“我们是一丘之貉”。

    11.假若被伤害者不去为自己争取公平,那么系统中的其他人就会这么做,替他争取公平。最常见的是,母亲被父亲伤害,母亲不去争取公平,而是甘愿扮演一个受害者,那么孩子们就会帮母亲去争取公平,他们自发地站在母亲一边,与父亲对峙。

    二、你的欲望不是罪

    1.你总是在满足别人的需要,但是你从不滋养你自己,你正在干枯。甚至,你一直以来也期待着别人的回馈,但好像你期待的回馈一直没来,于是你绝望,不想再这样付出下去了。

    2.人性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回到一个支点上——如何看待需要。围绕着需要产生了这样一对矛盾的心理:一、需要是有罪的;二、我有需要。

    3.内疚是对自己的攻击,当他们想完全消灭掉这种自我攻击时,他们就将其变成了向外的攻击。他们越是拼命满足自己的需要,罪恶感就越强,这时他们对别人的攻击性就越强。这种攻击性既是一种自恋,也是一种罪恶感向外的投射。这种罪恶感投射到顶峰,他们会信奉一种强权逻辑——“你这么弱,你活该被我利用。”当他试着将自己的罪恶感消灭时他会变得更邪恶。

    4.看到自己围绕着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负罪感,然后带着负罪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当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的时候,可以放肆地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关键不是消灭欲望,关键是接受欲望,并看到围绕着欲望而产生的负罪感,并从这种负罪感中走出来。

    5.马丁·布伯则说,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当我将你视为满足我的需要的工具与对象时,这一关系就是我与它。当我没有任何期待与目的,而是带着我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时,这一刻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6.也许我们认为需要是有罪的。所以,我们想戒除需要。并且,你会看到,需要总是与被需要在一起,它们势必在关系中呈现。

    7.当境界不到时,独自一人待着会受到至少两个严峻的挑战:一个是饮食,一个是男女。修严格断食的人时,饥饿感甚至会让胃液变得贪婪而吞噬掉自己的内脏,性的欲火也可以让一个人走火入魔。孤家寡人常常是一种奢望,而需要或欲望总是逼迫着你去建立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寻到一条路。

    8.我们之所以用疯狂的方式表达欲望,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觉得这是有罪的。

    三、自卑,只是因为缺乏爱

    1.一个人想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这反映了他的内心。一个人能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也是由你所决定的。

    2.我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决定我们的行为,但实际上,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多数时候不过是在重复小时候我们与父母等亲人打交道的方式而已。并且,这种重复真的会一一对应,非常具体。

    3.自信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充满信心”,那么自卑就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没有信心”。自卑与自信,其实是由我们小时候获得的爱的多少所决定的。如果从父母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爱,那么不管一个人的外在条件如何,他都会很自信。

    四、书籍推荐:《女心理师》

    “任何一个人的人生,如果你往下看,都会看到一个深渊。”

    Part 5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一、无需战胜恐惧

    1.我们越恐惧一件事情,那件事情背后隐藏着的信息可能就越重要。我们最恐惧的,恰恰可能隐藏着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答案。

    2.我们的人格也源自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和我们的原生关系,最终被我们内化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由此,不管长大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我们内化的“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都是我们人格的基础,虽然可以改变,但非常困难,而我们与其他人的外在的人际关系,其实也是这个内部的人际关系的投射和展现。

    3.你不能独自一人获得生命的圆满,你不能总做一个自大的控制者。

    二、好好活着是最好的想念

    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

    三、人生为什么会轮回

    1.追求优秀不是克服自卑的良药,特别自控也不是情绪化的答案。情绪化和过分自控是一个维度的内容,自卑和追求优秀也是一个维度的内容。自控是为了压制情绪化,追求优秀是为了逃避自卑。然而,这是一回事。

    2.分裂,是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个概念说,分裂是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源。你内心的“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的冲突减少了,或者说,分裂减轻了,就会开始出现了融合。

    四、温柔地对待你的疾病

    1.症状多是表面现象,它像一种呼声,源自内在深处的呼声。所以症状常常是一个契机,通过症状可以捕捉到内在的痛楚,从而有机会真正地疗愈你自己。

    2.某种重要的情绪产生了,你拒绝接受,绝对地拒绝接受,并把它极力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你成功了,你似乎不再受这一情绪的困扰。然而,这一被压制的情绪通过身体表达了出来。

    五、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某种重要的情绪产生了,你拒绝接受,绝对地拒绝接受,并把它极力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你成功了,你似乎不再受这一情绪的困扰。然而,这一被压制的情绪通过身体表达了出来。

    六、书籍推荐:《关于坏人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

    1.恶的个人主义者,谈不上自我实现,他们其实对关系非常依赖,没有别人他们就活不了,但别人对他们而言,是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或对象。

    2.恶,一个狭窄的定义是,一个人反人性地对待另一个人,譬如剥削、虐待、折磨对方,让对方承受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失。一个宽泛的定义是,一个人的自我寄生于另一个人身上,为了捍卫自己有缺陷的自我,从而对另一个人进行种种限制,最终对这个人的自我造成了压制与损害。两种恶都有同样的含义:“我”向你索求某种你并不情愿的东西。

    3.心理问题的源头是我们如何处理原始的母子关系的分裂:好妈妈与坏妈妈,好我与坏我。有的人无法处理这种矛盾:一会儿充满善意,一会儿又充满恶意。同样使用分裂的方式来处理此矛盾,将好我留住,否认坏我。

    4.“坏”的关键,是你对“我”与世界所构建的整体持有何等的态度。假若你整体上持友善的态度,那你即为善;假若你整体上持有恶,那你即为恶。

    5.“坏人”是缺乏整合善与恶、好与坏的能力的人。

    6.他认命了,并认为弱肉强食就是这个世界的道理。他追求成为强者,但他柔弱的内在小孩不断呼唤,传递出达比不能承受的创痛。为了躲避这种伤痛,他将自己的伤痛转嫁给别人。这是他为何凌辱弱者的原因。

    7.无数人是表面上的好人,他们内心其实隐藏着翻江倒海的愤怒与仇恨,这些阴暗的东西需要涌出。于是,这样的好人会无意识地选择与恶人相遇。并且,内心中隐藏着的愤怒与仇恨越是强烈,一个人就越容易表现得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100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ry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