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教育
长达五千字的《摔跤吧,爸爸》观后

长达五千字的《摔跤吧,爸爸》观后

作者: 痞子丁 | 来源:发表于2017-05-23 14:47 被阅读246次

既然看完了,就写点东西吧。

这部电影已经热映好久了,也在朋友圈里激荡了好久了,都快下架了吧。如果不是今天随性地路过正佳广场,随性地决定看场电影,那么可能就要等在自己的电脑上看了。

美团评分高达9.8。2D电影干掉好莱坞大片儿实属罕见也实属不易啊。可见导演的素质与修养!就像电影里边宣扬的一样,我想导演也是冲着票房冠军去拍的!而不是想着随便拿个什么奖就行了。演员呢,阿米尔汗的演技绝对一流,话不多,永远是皱着眉头,这完美地塑造和演绎了一个父亲的形象。感人至深。至于剪裁画面捕捉情节细节这些专业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对于这些咱是业余人士。

让我流下热泪的,不是两个女儿,也不是两个女儿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爸爸的梦想的实现。(当然可以从各个角度解读)爸爸对于摔跤有着充分的天赋却最终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为国家赢得一个金牌,于是很遗憾。他不但对摔跤有天赋很厉害,而且对摔跤有着自己的天才的理解,比如他的观点就是力气不是决定因素,技巧不是决定因素,而是要思考,要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分析对手改变战略。更难得的是他有着实现自己梦想的强烈的自信和愿望。他迎着村里人的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他的这一举动也侧面让两个女儿不用做家务不用14岁就嫁人生孩子继续做家务终此一生,继而通过两个女儿的成功让更多的女儿看到了希望,原来我们并不是只有做家务嫁人生孩子做家务这一条路可以走的,原来我们也有种种可能,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人生。

这是一部结局很明显的电影,一看电影名字就知道结局了。肯定是历经波折终于成功的套路。但是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电影里边无可厚非,结局肯定是美好的,也必须是按这个套路进行才能符合大众的心理预期。但是现实中可不一定了,记得两次输给林丹没有获得奥运会冠军的那个李宗伟吗?去年里约奥运会终于赢了林丹,本以为他赢了林丹就可以得冠军了,没想到还是和冠军无缘。这是活生生的现实啊!我相信李宗伟的天赋、实力以及努力绝不亚于任何一个选手,然而有的时候并不是努力就会胜利的,努力只不过是胜利的标配而已,因为大家都在努力。所以最后拼的是一点点运气。只能说他运气太差。

就算是这样,就不用努力了吗?说过了,努力已然是标配了,如果这个条件都达不到的话连碰运气的资格和机会都没有!我初五和高四的班主任都讲过类似洗脑的话:“努力了不一定能考上好学校,但是不努力一定考不上好学校!”就是这么直白,就是这么赤裸裸。你是听呢,还是叛逆呢?大道至简。道理很简单地摆在你面前,你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没什么可说的。

爸爸实现了梦想,两个女儿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背后的逻辑,鄙人认为,有两点:

第一,欲得其中,必求其上。任何不以追求第一为目的的比赛都是耍流氓。如果不抱着必争第一的心态去努力,那么多半不会赢。差不多的心态最后就会差很多!不要再差不多了,差不多的都是幻觉,据研究,百分之九十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处于平均水平以上。这不是搞笑吗?这个心态大部分人都有。这只会让你碌碌无为。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意思是:大凡那些成功的政治家、著名的企业家、优秀的艺术家、杰出的科学家、创造记录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一般人所缺乏的成就动机,求上、求优、求高地要求自己,并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使自己一步一步向目标前进。)是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告诉我们了。但是两千多年后还有很多人没有掌握到这一原理。就算是冲着第一的心态都未必会取得第一的成绩,更别说是差不多就行了。你想得第一,那你的对手就不是第一,是比第一还牛逼的人或者东西。

说实话,我被这个心态坑了好久了。我是最有发言权的了。大学的时候参加一些比赛,朗诵呀演讲呀什么的,我总是不好意思十分功力地去争第一,也总觉得跟女生竞争不好意思。总觉得没必要那么好强,然后就这样一步一步落下来了,因为我大学几乎没办成一件事,没有认认真真做过哪怕一件事,无论是写作业还是参加比赛,都没有一次抱着拿第一的心态,就连参加的几次舞蹈表演也没有想到过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我总是想着得过且过,我总是很敷衍,我总是怕麻烦。做这件事的时候想着那件事。我竟然蠢到天真地以为那些牛逼的人都是天生如此。慢慢地我才发现,台上牛逼的人,都是台下下了大功夫的人,就像电影里边的吉塔和巴比塔,五点起床跑步,跟男的练习比赛才能跟女的比赛时游刃有余!每天的训练,饮食都是控制的极其严格。流的汗水又有多少桶呢?王羲之写完了十八缸水才有书圣之称。,

去年公司举行乒乓球比赛,我自认为自己乒乓球技术还不错,所以有心要好好参加一下,于是跟同事提前一天去到球馆练了一两个小时,也算熟悉场地了。第二天晚上比赛,我是报了冠军的心态去参加比赛的。但是不敢表现出来,装逼是胜利者的特权。第一轮我轻松地干掉了两个对手。然后第二轮的时候,我都是聚精会神,力争第一,心情紧张,丝毫不敢松懈。最后都是以三局两胜制险胜两位对手,最后感觉累得不行,也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没那么简单,怕麻烦就永远完蛋。最后角逐冠军,五局三胜,遗憾只胜了一局。连着过了四个人,也确实累了。最后只拿了个亚军。在小小的公司,就这几个人,拿个冠军都这么不容易,我真不敢想象自己的乒乓球技术处于什么水平。业余都算不上吧。如果不认真比赛,我可能第二轮就险胜不了了。这已经掺杂了两次运气了。

毕业快两年,我才慢慢地领会了这一点!认真是一种态度。很多女生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她们比男生更加认真,慢慢地找到了做好事情的根本,形成了良性循环。看看现在大学里的男女比例变化吧。再看看现在的婚恋市场吧。风水轮流转,早晚该从“父系社会”转回到“母系社会”。各领风骚数千年吧。叔是女权主义者,哈哈。

这次考教师也是一个明证,我终于认真了两回。面试不行,为啥?没好好实习不会讲课。那就去学呀!自学太难,那就请教高人呐!笔试考的不怎么好,那就只能面试逆袭啊!怎么逆袭?不可能是差不多就行吧。如果面试考第一逆袭的希望就很大了。于是便接下去想,怎么考第一?把考场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演一遍,如果考说明文,那么我要怎样应对······面试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两个亮点引起考官的注意,让他们耳目一新。就这样,抱着这个心理,我仍然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到最后也没有考得第一。但是所幸也考上了。再次验证,求其上得其中的道理。如果我没有抱着第一的心态去努力,那结果还真不好说。

没人能记住第二,力争第一吧。尽力而为不如全力以赴。

第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天呐,又是两千多年前的理论。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学文学的人很幸运,总是跟这些古代的朴素的真理打交道。在参加一个比赛或者评比或者面试的时候吧,你知道竞争规则吗?你知道该怎样才能更有助于获胜吗?你知道这个公司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吗?你知道面试官喜欢什么样的人吗?你了解对手吗?你试图去研究过对手吗?你去参加一个公司的面试的时候,有没有尝试过去搜索一下这个公司的网站了解一下大概的情况呢?

研究对手,这也是爸爸的智慧。爸爸是一个很聪明很有魄力的人,话不多,但掷地有声。竟然在那种情况下那种条件下就知道包场的做法。真的是没有被贫穷束缚住思维的人。在下佩服的紧呐。他在那个放映室反复地看了很多遍对手的摔跤视频,清晰到哪一分钟都记得。这样的人不成功,天理难容啊。

相反那个所谓的国家队教练显然是不懂这个道理了。根本就不去研究对手,去找对手的弱点。根据不同的对手和情况改变自己的战略和战术。甚至他都没有想过他带的队员可以获得冠军。从来没想过吧,没想过就自然不会去朝着目标努力。那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所以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所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得先去想一下,先有这个心,才可能有下一步的行动。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考试了,大多数学生连考及格的能力都没有,我觉得实在是他们懒得去思考,出题者的目的是什么,要考察什么。然后自己怎么才能达到那个标准。有的学生考了很多次了,连试卷有几个题型都记不住,这样模模糊糊地参加考试,怎么可能考出高分呢?

教师面试试讲也是一样,你授课的对象虽然是学生,但是这不是真正的课堂,你要兼顾面试官的心理啊。你要研究他们的心理,怎么样让他们觉得你这课上的靠谱。毕竟给你打分的是他们啊,你就是要迎合他们,说难听一点,谄媚他们,为他们表演,打动他们。人生如戏嘛,都是一场演绎,只不过没有彩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而已。

再来看看我们中国的教育吧,道理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

年少的时候谁会去想自己的未来呢?谁在乎将来是什么样子呢?我只想现在吃好穿好和伙伴玩儿好,学习不好没关系啊,打工照样可以挣钱啊。很多大学毕业的不都是给小学生打工吗?我也可以成为大老板。

父母呢?“哎呀,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学那么多有啥用?毕业了不还是找不到工作?”“我看你呀,笨死了。跟你爸我一样,不是上学的料。不想读书就算了吧,在学校个子也长的差不多了,可以出去挣钱了。”“爸妈没啥本事,只要你想读书,我们就支持你。”“你的成绩不错,好好努力,钱的事不用你操心,家里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这些话虽然是层层递进,但是却没有一个像影片中的爸爸那么执着,执着地相信自己的女儿可以赢得世界冠军。没有这个心态,怎么可能去努力追求呢?这也是大多数农村的普遍现象吧,家族里没有一个榜样,父母也没有一个参考对象,父母也没有本事去全力以赴给予指导。所以,农村走出来的人,不容易啊,真不容易,都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反正就是苦苦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了,在面对未知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艰难的道路,选择了当下的难受。这样子一路走过来的都是幸运儿啊。像我,多少次和辍学擦肩而过。这些经历足可以写几本书出来了。

包括我爸妈在内的所有亲戚朋友、全村子的人都没想到我能考上大学。我清晰地记得我和我爸的几次对话,“咱这一大家子人就你不错了,至少上到了高中。”(高一的时候)“感觉到吃力就算了,不用太纠结。”(高二的时候)“随便上个大专算了,别复读了。”(高三毕业的时候)如果不是我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给他看,他现在还可能“骑在我头上”,我还必须像小时候一样把他的话奉为圭臬,尊为圣旨。现在一次又一次证明他的思想不对,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他这一大家子人没有一个活生生的榜样给他看看。但是幸运的是,我妈这边倒是不错,我舅舅上了大学啊。我妈就知道这是可能的,因为她也资助过她亲弟弟啊,她看着她亲弟弟长大并且去长沙读书了。所以我记得有几个画面是这样的:我妈在厨房坐着烧火做饭,跟我说你好好学习,以后让你舅舅提拔提拔你。我当然是一脸懵逼,“我舅舅是谁啊?”但是这鼓励或许就种下了一颗种子。另外,我小姨夫,家是城市里的。我小姨对我很好,我经常放暑假去她家玩,陪我表弟。我从我姨夫身上又看到了无数的可能。九几年的时候,我们市里边还没有出租车呢,那时候是黄色面的。我姨夫就经常带我们坐那种车去解放广场玩儿。我看着我姨夫一步一步,从骑摩托车,到面包车,再到大众帕萨特。

活生生地见到很重要,这样才会激起你的脑细胞。你知道别人的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所以对于望子成龙的爸爸妈妈们来说,从种意义上,确实是你们决定了你们儿女的一部分未来。年少的儿女少年无知,但是他们需要一个榜样啊,仅仅是一个榜样,作为父母的你,认真地生活了吗?你们放弃了成长没有?你自己都戒不掉抽烟,却死命不让你儿子学你,你不是搞笑吗?真正的教育不是言传而是身教,是以身作则。他看到你做了,他自然会学习,不用你苦口婆心,今天骂他一顿,明天打他一顿。

在我知道了读书考试是怎么一回事之后,我就懂了。所有农村的学生都是可以考上大学的。只不过有的人很不幸,慢慢地变成了爸爸的模样。更不幸的是,他的儿子也变成了他的模样。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借用和菜头的话:“请你相信,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

相关文章

  •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之一 要走窄门

    提纲《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之二 父亲的力量《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之三 奋斗先立志《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之四 ...

  • 2017-07-15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 转……观后感

    观后感 《摔跤吧爸爸》影评观后感 VIP专享文档 2019-09-09 1页 《摔跤吧爸爸》影评观后感 阿米尔•汗...

  • 摔跤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电影《摔跤吧,爸爸》讲述了一个印度摔跤冠军希望儿子帮他实现...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你爱的深沉。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之二 父亲的力量

    提纲《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之三 奋斗先立志《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之四 选好对手 父亲对孩子的力量就是,坚定不移...

  • 长达五千字的《摔跤吧,爸爸》观后

    既然看完了,就写点东西吧。 这部电影已经热映好久了,也在朋友圈里激荡了好久了,都快下架了吧。如果不是今天随性地路过...

  • 爸爸,你是最棒的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邻居对电影《摔跤吧!爸爸》赞不绝口,让我怦然心动! 心动不如行动,...

  • 《摔跤吧!爸爸》观后

    目录:1.来自爸爸的爱2.来自父亲无条件的相信3.自救 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听说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据说是阿米...

  • 《摔跤吧,爸爸》观后

    坚持梦想永不止步。成功属于勤奋的人!在你眼中的困难,也许在别人眼中却是值得羡慕的!就像吉她和娜塔莎对于爸爸强制取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达五千字的《摔跤吧,爸爸》观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tg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