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步文学现场——听作家张鸿讲座

漫步文学现场——听作家张鸿讲座

作者: 芬芳玲珑 | 来源:发表于2022-12-29 00:36 被阅读0次

晚上搬了小板凳听讲座。得遇一场好的讲座有时需要好运气。有时名头很大的名师讲座,笔墨纸砚备齐,却好像不合拍似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时没抱太多期待,纸和笔都不备时,却又意外的收获满满干货。

今晚的讲座不负众望。张鸿老师开讲啦!第一次听张鸿老师的课,新鲜感很快就被讲课内容的趣味感所取代。很难用笔完全记录下来这位作家加主编双重身份、双管齐下,有实操、实战经验者的分享。回顾讲座再对比记录的笔记,不是顾此失彼,就是捉襟见肘,总之是无法还原和呈现讲座原有的精彩分享内容。在此从中攫取浪花几朵,一起感受和领略一二。

谈作品,首先强调标题的重要性,题目一定要做到别致、好记、富有洞察力、有洞见。

关于作品题目张鸿老师也例举了三部作品的名称。如:《傲慢与偏见》原名为《最初的印象》;《飘》原名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战争与和平》原名为《皆大欢喜》。

为了能深入领会标题的别致及洞见性,为此我在讲座结束后上网查询了其中《傲慢与偏见》的改名缘由,看后,果然对命名重要性有所领会。从最初的题目到改名后,作品标题自带洞见,贴合又出彩。改名的缘由原来如此,分享如下:

第一点,《傲慢与偏见》原名《最初的印象》,因为作者在出版时发现当时的英国有很多名为最初的印象的小说。因此作者决定改掉名字,而改名的灵感来源之一是奥斯汀崇拜的文学偶像达布莱夫人的一本小说《塞西莉亚》。它结尾写道:“这一桩不幸事所有的一切是因为傲慢与偏见的结果。而达布莱夫人被认为是奥斯汀的“文学教母”。

第二点,分别影射两位主角。傲慢指达西因为他生性高傲,不喜欢与人交谈,对别人的问候也爱理不理。具有典型的贵族高贵冷漠的气质,不过他是个大好人。偏见指伊丽莎白,因为她开始因为达西对她怠慢就认为他不好,而韦翰(达西父亲管家之子)对她献殷勤而被他迷惑 。

谈到小说,张鸿老师与大家一起分享汪曾祺小小说《陈小手》。一千八百字的作品,语言别具一格,文化味浓郁,句子长短搭配,错落有致,韵律感极强,读来朗朗上口,虽不注重跌宕起伏、大开大合,但通篇写来,仍是从容不迫,不显得局促。整个作品表面看来平静无奇,但却是静海深流。尤其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中启人思考、洞见人性的美与丑。这里的结尾相当于“活子”,一子着地,全盘皆活。从这篇小小说可以看出,小说作者的使命不一定是要讲述重大事件,而是使细小的事件引人入胜。

短小说的语言、主题,需要做到小而精,小而准;其次要有闪光点,与众不同。例如海明威的最短小说:出售:童鞋,全新。笔法简洁,很有穿透力,震撼人心。六个字,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复杂的情感体验。可见,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表意工具,伸缩弹性空间极大。

散文写作,张鸿老师分享要从文章线索发展出脉络。同时要有作品的“文眼”,通过“文眼“揭示题旨,涵盖内容,它是作品思想情感的喷发口和焦点。散文有时需要借助想像体会意境,领会内涵。通过朴实自然的语言、含蓄美、音乐美,展现出作品的诗情画意。

古、今各举一例。古有《弹歌》选自《吴越春秋》,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却包容了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这首民歌,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了 “弹”生产制造的过程和 “弹”的用途,,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用 “弹”来猎取食物的喜悦心情。这种短歌谣是早期书面语言表达尚处于雏形的反映,然而审美具有历史性,以今人的艺术鉴赏眼光来看,可以发现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动词的表现手法,句短调促,节奏明快。

张爱玲散文《爱》:“ …… 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诉说不尽的主题。张爱玲仅以三百四十余字的袖珍篇幅,看似轻松淡淡道来,语言洗尽铅华单纯干净。然而,一种不动声色的人生苦难和沧桑已被她轻轻地触及,而一份爱的无奈和哀痛也被她暗暗地激起,让人想想就忍不住心酸落泪。

爱是人生极其重要的章节,不能不遭遇又难以遭遇,不能不追寻又难以追寻。它是千万人、千万年中的“刚巧“——潜伏的是落花流水的偶然,莺飞燕过的渺茫啊!对于那些逝水流年的敏感,对于美和爱稍纵即逝的无奈,对于女人不以把握自身命运的悲哀,也无不渗透着一种苍茫感、悲凉感。

通过对张爱玲这篇散文的讲解,张鸿老师提出散文写作时越小的切口,内展和内延越开阔。写作者一定要把自己放低、放平、变温和;要有自己的写作态度,形成能把自己立起来的风格和调性。

最短现代诗,一个字的诗。北岛的作品《生活》,内容是——网。诗中一个字却说尽芸芸众生相。

最后,张鸿老师的建议: 要写好作品一定要多读、多思考,参照体会经典作品,通过品鉴学习,找到自己擅长的写作风格及文体。好作品的标准,就是要能打动人心。写作时要真诚、扎实、有趣又有用。这里的有用是指对公众有用,也即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祝愿所有作品能遇到知音,作者能知遇伯乐。

相关文章

  • 漫步文学现场——听作家张鸿讲座

    晚上搬了小板凳听讲座。得遇一场好的讲座有时需要好运气。有时名头很大的名师讲座,笔墨纸砚备齐,却好像不合拍似的,云里...

  • 听文学讲座

    今下午,骑车穿过整个城市,到图书馆听文学讲座。路旁的绿化带,开满了月季花,色彩缤纷,竟然还有白色的,花朵硕大,比我...

  • 一朵幸福的金蔷薇

    一一听周口作家阿慧的文学讲座有感 8月3日上午,在周口市图书馆举办了周口作家阿慧的创作讲座,笔者有幸参加。...

  • 我为什么重返文学

    昨天去听作家沈乔生先生的讲座《我为什么重返文学》,现场有很多他在东北农场里的同事,朋友,仿佛一个聚会,很受感动。 ...

  • 谈谈小说家这个身份和职业---与心理学的关系

    我为什么会想说小说家呢,是因为这两年听文学讲座下来,有这种很重要的感受,就是作家(这里指写小说的作家)普遍都会有对...

  • 听傅佩荣现场讲座

    机缘巧合,昨天在黄埔中黄外国语小学听了傅佩荣的现场讲座《中西文化的对照比较》。傅佩荣是有名的哲学大师,很早以前我...

  • 谈文学创作——分享肖克凡先生的文学讲座

    亲临梅州市公安局现场听《山楂树之恋》的编导肖克凡先生一场生动的文学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他提到关键的几点内...

  • 向儿童学习【丁昌金】

    向儿童学习 —— 听作家万宁文学讲座之漫谈 13日晚,灰蒙的夜...

  • 甫跃辉:文学写作与人间生活

    此文是甫跃辉在浙江文学院诸暨作家班上的讲座,根据听课笔记整理。 甫跃辉,中短篇小说见于《上海文学》《山花...

  • 听魏书生老师的故事

    11月3日魏书生来到蚌埠,有幸现场聆听大师的讲座,感觉与以前听的讲座大不相同,魏老师的讲座与众不同的是,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步文学现场——听作家张鸿讲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tt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