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流量地球 | 中国人的科幻之光

流量地球 | 中国人的科幻之光

作者: 名人名师名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8:57 被阅读0次

超强卡司

「 吴京/ 李光洁 / 吴孟达 」

电影内容

  要知道,仅仅几年前,中国科幻电影的概念还是圆萌蠢胖的飞碟、西游记风格的外星人,山寨浮夸的机甲……并不是我们没有看过《星际穿越》或者《阿凡达》,不知道牛逼的科幻片是什么样子,而是大家潜移默化觉得,中国人现阶段只能也只配拍出这样的科幻片,甚至是更软的那种——披个科幻的噱头用五毛特效讲个尴尬的都市喜剧。如果有人说几年后中国就会拍出可以和《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相媲美的科幻电影,大概没有几个人会相信。即便稍有一点希望,也会胎死腹中。

所以可以想象,有《流浪地球》这样一部达到好莱坞水准的科幻大片横空出世。是完全可以被称为华语科幻之光的,从它拍出的一刻起,就已决定了必将在中国电影史上拥有一席之地。

 电影《流浪地球》是由小说改编而来的。小说的内容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和地球人一起逃难,非常惊艳。电影情节在保留小说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还添加了一些新的创意,新加入的点燃木星是非常有创意的。电影中重新打造了地球在逃逸过程中险些坠入木星,一个临时拼凑的救援组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让地球重返轨道的故事,故事的角色基本都是原创的。

    但值得称道的是,电影并没有像某些影视改编那样随意安插一些和原著毫无关系的情节,让热爱原著的人群有挂羊头卖狗肉之感。故事主线中的要素,像地下城的生活、掠过木星的轨迹、行星发动机的作用等,都是取自原创的基础,与原创的设定基本结合得很好。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为数不多的尊重原创的改编。

  有些人说,电影是不是中国拍的和观众有什么关系?虽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在这其中,会有一个叫民族自豪感的潜意识告诉自己,这是中国人拍的电影。民族自豪感会让我们拔高一些东西,这种共鸣有它的内在意义。有浓墨重彩描绘的北京、上海的高层建筑,出场过的济宁、杭州以及提到的其他许多地方。还有中国式的学校、广播、流行歌曲、顺口溜,还有春节,还有南腔北调的中国话本身……看到这些中国观众都会会心一笑,这种影视的愉悦是任何一部欧美大片无法给我们的。

  而这一切并不是导演凭空杜撰的。,而是想象中未来生活的一部分,是主角生存的土壤和根基,科幻内核和故事就从这里生发出来。在这种想象中,中国人自己成为了主体而不是旁观者或配角。这让我们体验到了自身的无限可能。这部电影,导演用他的想象告诉观众。未来是我们可以自己想象的,未来是我们可以自己创造的。

   特别要提到科技相关的方面,这对于一部科幻电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原著中逃离太阳系的方案,是在停转后利用太阳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绕太阳转许多圈之后,在高速飞出原轨道,接近木星也非巧合,而是有意利用木星的引力加速。可能考虑到需要的物理知识比较高深,这些在电影中一律从简,观众缺乏直观的感受,对流浪地球的理解不免打了折扣。其实只需要在恰当地方安插十几秒的动画讲解,便可以弥补缺憾。若有地球近距离掠过太阳、火星和小行星带的场景,便更加动人——可能是要求太高了,不过在宇宙的尺度上,的确还有更多潜力可以发掘。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用其磅礴万千的想象力、极具感染力的空间画面感,以及超凡脱俗的理想主义气质,毫无疑问将人们对“科幻”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开启了中国科幻的新时代……这篇小说是一篇有中国味道的伟大科幻作品。

名人名师——用心讲故事,用故事打造品牌

一个认真助力企业家成功的平台

一个展示成功人士魅力的舞台

我们,用心讲述你、我、他的故事

让世界因为有你而更精彩

   观影愉快

     免责声明:故事为名人名师【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具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有任何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量地球 | 中国人的科幻之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vk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