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孩子,全然不知厌恶是什么事情。正如弗洛伊德在《文明与缺憾》中所说,“排泄物不会让儿童产生厌恶感,对他们来说,排泄物反而是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因为他曾经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然后从身体里流出来了。如果放任年幼儿童自由玩耍,他们会触碰甚至吃掉各种令人恶心的东西。”
关于厌恶感然而,情况在童年早期和人发生了变化,就好像某个开关终于打开了,儿童开始变得跟成人一样,对世上许多事物都产生了厌恶感,心理学家一直想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引发了这种变化,很多人选择支持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这一切都是“如厕训练”的悲剧结果。
关于厌恶感有一本出色的育儿书籍,作者是佩内洛普.利奇,她建议:不要试图让孩子像成年人一样厌恶粪便他刚刚发现粪便是从自己身体里排出来的他把他们视为自己所属的奇妙产物,如果你急着跑去清理儿童专用大便座椅。对他指指点点,眉头紧皱,在他查看或伸手摸座椅上的东西时勃然大怒,那么你就会伤害他的感情,当然,你也不必假装自己和他拥有同样的爱好,发现大人不玩儿粪便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但不要让孩子觉得粪便是令人厌恶的脏东西,如果她发现自己的粪便让你感到厌恶,他就会认为自己也让你感到厌恶。
关于厌恶感利奇有一点说对了,父母公然对孩子表露厌恶,是极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但除此以外,这段话里的大部分观点都是错误的,儿童并不是发现大人不玩儿粪便,就好像他们发现大人不穿连体连脚睡衣的习惯一样,儿童自己会渐渐发现粪便很恶心,他们之所以对粪便产生新的看法,并不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了成人的反应,毕竟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阅读了利奇的作品,听取了他的建议。但这本书已经出现了20多年了,人们仍然对粪便感到厌恶。
关于厌恶感生活常识和实验结果都告诉我们,厌恶感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刻薄。厌恶感有时因人而异,厌恶感,之所以进化出来,部分原因在于它能帮助我们的祖先预防疾病,那么我们的祖先也自然会对人产生厌恶,毕竟我们人类自己就有可能成为疾病的载体。但是我们之所以会令人厌恶理由要比这个更加简单,因为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生物,我们和许多能引起核心厌恶的东西紧密相连。用奥古斯丁的话说,我们都诞生于粪溺之间。
关于厌恶感厌恶是共情的对立面,正如很多时候共情能把人引向同情,厌恶也常常会让人产生排斥,共情会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的人性,而厌恶则会让我们轻视和反感他人,认为他人缺乏人性。研究证明,厌恶感会让我们对他人做出更刻薄的评判。
所以,我们试着觉察自己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厌恶感?这样厌恶感背后对你来说意义何在?怎样说或做才能不会让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厌恶被孩子误认为是对他的厌恶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