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生的走向的就那么几步:去哪个城市,选什么行业,去哪家公司,跟什么人交往,和谁结婚……
关键环节的决策深刻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李笑来老师就说过"所谓的创业成功,无非就是解题高手做对了选择题"。
于是,掌握一些决策的工具,磨练强大的决策能力,懂得如何做出高质量的决策,对我们就十分重要。
三个主流的决策方法
第一,完全理性决策。
在信息完备情况下,采用运筹学的方法,研究最优决策。这就是所谓的完全理性决策。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做出完全理性决策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有一些难以满足的前提:比如信息完备,决策者完全理性,以及懂得如何运用运筹学。
第二,有限理性决策。
大多数情况下,信息并不完备,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完全理性。于是“有限理性决策”应运而生。
提出这个方法的是一位神人,名叫赫伯.西蒙。他拥有9个博士学位,并因为研究决策理论,先后获得心理学领域最高奖“心理学杰出贡献奖”,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认为:当你无法获得决策所需的所有信息时,不要追求“最优决策”,而要追求“满意决策”。什么叫“满意决策”?他说:一切决策都是折中,只是在当时情况下可选的最佳行动方案。
为了满意,而不是最优,决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定下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第二,考察现有的可选方案;第三,如果有可选方案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就不再寻找更优方案。
具体来说,找工作的时候,有一家企业达到你的基本要求,也愿意要你,那就立刻去上班,而不是想:说不定有更好的;有收入让你满意的商业模式,那就立刻实施,而不是想:说不定有更多的。
第三,博弈论。
如果不止你一个人在决策,你和你对手的决策相互影响,那就更有意思了。这时你需要好好学习:博弈论。
比如:不要在旅游景点买东西。旅游景点的买卖,是一次性博弈。凡是一锤子买卖,卖家的最理性决策都是“宰客”。解决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不是重罚,而是把多个一次性博弈,通过用户评价,合并成连续博弈,这样卖家欺诈时会更加顾虑。这也是为什么淘宝、大众点评能火。
一个决策工具:决策树
什么叫决策树?决策树由几个节点串联组成,每个节点是一个关于决策主题的关键问题,用来对候选项目进行考量。满足第一个节点才能跳到下一个节点,当选项依次满足所有节点,就可以做出肯定的决策。
以跳槽为例来说明,对于我来说跳槽这件事我要考虑的决策节点分别如下:
1、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2、团队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素养如何
3、工作岗位是否能学习到行业内的关键核心技术
4、薪酬是否超出现有薪酬的15%
5、新工作恶心的地方是否可以接受
通过五个决策节点“行业、团队、成长机会、薪酬福利、新工作的负面内容”,选出“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向上,团队专业背景和职业素养优秀,能接触学习行业内最有价值的技能,可接受新工作的负面内容”的工作。这套像树一样层层分支,不断递进的决策工具,就是“决策树"。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能确定地得到每一个问题答案。通常我们希望赖以决策的依据,是没有确定答案的。于是我们往“决策树”中引入了一个“概率”。这种被概率化了的决策树叫做概率树。
增加了对条件发生概率的预测,和对结果收益的评估,然后加权平均得到一个“期望值”,用这个期望值,作为依据,辅助决策。
假设满意的最高分是10分,不满意的最高分是-10分,然后给“成长空间”和“薪酬福利”这两个不确定的条件,所产生的四个组合,打个分。
如果成长空间大,薪酬福利好,那是100%的满意,打10分!
如果成长空间大,但是在这家工作的前几年薪酬不高,如果是这样,满意度是5分。
如果没有成长空间,薪酬还低,-10分!
那如果成长空间不大,学不到特别有价值的技能,但是薪酬福利还不错。要不要为了钱忍呢?但是失去了未来赚更多钱的机会啊,机会成本很高,还是打-5分吧。
一家公司,进去工作以后能快速较大幅度成长的概率是80%,在前几年工作岗位上有较高薪酬的概率是30%,去还是不去。
如果决定不去,你没有得失,收益是“0”。
如果去,那就有四种可能性:
前景差,但有钱的概率是20% x 30% = 6%。对这种情况,你打了-5分。也就是这条概率分支,你的收益是:6% x (-5分) = -0.3分。
前景差,没钱的概率是:20% x 70% = 14%,收益是:14% x (-10分) = -1.4分。
前景又好又有钱的概率是:80% x 30% = 24%,收益是:24% x 10分 = 2.4分。
前景好,但是没钱的概率是:80% x 70% = 56%,收益是:56% x 3分 = 1.68分。
所以,如果你选择跳槽,你的总收益是:(-0.3分) + (-1.4)分 + 2.4分 + 1.68分 = 2.38分。
跳槽的总体收益是2.38分,不跳的收益是0。所以,赶紧收拾收拾准备面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