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法家邓石如曾一直苦练书法,历经十一年“本手”方得自创字体,其所花的心血,流的汗,洒的墨,用的纸,无不为他的最终成就“妙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手、妙手、俗手皆为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指合乎棋语的正规下法;妙手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手,这其中有一个不可跨越的阶段,只有做好本手,才有可能得妙手之招。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在做数学题时最基础的公式还未熟记于心,怎样才能想出简便灵巧的方法,退一步说,就算真的想出好方式,结果不对,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倘若,邓石如未从小苦练,没有反反复复临摹别人的成名字体,如何能成就新的书法?如果没有在苦练时认真研究字体结构或书法技巧,那么,灵感一现的“妙手”机会自然不会降临于他了。
但是,下好“本手”未必能够成就“妙手”。所以,这里的“本手”,绝非约定俗成地固守成规,亦非简简单单地机械重复,而是建立在对具体情况的总体把握之下扎实推进,具有基础性,长期性,规范性。反之,如若一味追求“妙手”,恐怕非但不能致妙,反而沦落为俗套了。
踏踏实实做好“本手”,是完全可以做成“妙手”的。当然,第一要务是我们要有想要掌握技术或能力的决心,这样才会心甘情愿为之付出;其次是掌握这个领域最基本最基础的技术,可能是一个公式,可能是一句理论,可能是一些步骤指导你,引领你。
而第三步则是寻找其中最本质的核心,这是关系到是否可以得“妙手”的最关键一环。这最好的引领者是我们自己,只有自己去感悟、领悟、寻找,才能掌握精妙的重点。
可是,如果没有真正领悟而急于求成想得“妙手”,反而会适得其反,下成了“俗手”。“俗手”是在“本手”“妙手”过渡间最易经历的,是每一位基础不实却想“腾飞”者的“家常便饭”。
作为新中国的新青年,应该极力宣传这种“打好基石,才能建高层”的精神。这是每位求学者都应遵行的规则,是需要铭记于心的规则,是需要终身奉行的规则。
就让我们一起立“本手”之本,然后偶得“妙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