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两个模块,我们一起戴上洞察力眼镜,搭建模型、解决难题。希望你再抬头看世界,从此清澈透亮。
商业离不开人。这一模块,我们将一起训练如何用洞察力“看透人心”,洞察“人”这个商业系统中最大的“变量”。接下来的三讲,我会带你依次看懂“人”这个要素,对于集体、群体以及个体的影响,然后从更底层的维度去解决管理难题。这一讲我们先说“集体之心”。
美国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营收增长一度遇到巨大阻力,但员工的薪酬却始终居高不下,公司因此而陷入财务危机;财务危机,又导致公司不得不大面积关店,接着员工陷入失业危机;照理说,比起降薪,员工一定会觉得保住饭碗、不失业是更要紧的事,但事实没有那么简单。
公司管理者本以为局势很明显:要么降薪,要么裁员,要么大家一起死!肯定不会有人希望大家一起死啊。
但是,公司管理层和工会谈判后发现,工会只同意裁掉一些临时工和便宜的年轻人。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公司状况越来越差。其实大家都知道问题所在,但在集体中,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个体宁愿一起赴死,也不愿共渡难关。
在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此时此刻,这家茶叶公司CEO的心情,大概也是如此。
但是,人心真的散了吗?队伍真的不好带了吗?人心从来没有散过。它从来都有自己的方向,只是有时和你不一致。
商业系统不是钟表,装电池就一定会走;商业系统也不是音乐盒,上发条就一定会转。商业系统,是由“人”构成的。钟表、音乐盒的每个部件,只需要知道该“如何做”(Know How);而人,还需要理解“为什么”(Understand Why)。
为什么一定要理解“为什么”?罗素·艾柯夫教授说,这是因为公司是个“社会系统”。
罗素·艾柯夫(Russell L. Ackoff)是沃顿商学院的教授,系统动力学的泰斗。他在1957年出版的《运筹学》,把科学界的系统研究方法,带入了企业管理。他认为,这个世界上一共有四种系统。
1.机械系统
比如钟表。钟表作为整体,是没有意识的。它不会对你说,我有个梦想。钟表的零件也是没有意识的。它不会对钟表说,我今天心情不好,想请个假。
手表、汽车、飞机,都是机械系统。
2.生物系统
比如人体。人作为整体,是有意识的。人这个生物体,追求生存和繁衍,追求幸福生活。但人体的器官,是没有意识的。小库为了买新款iPhone,卖掉一个肾,肾不会感到被抛弃的悲痛。
人体、猫体、狗体,都是生物系统。局部没有个人英雄主义者,只有集体主义精神。
3.生态系统
比如自然。自然作为整体,是无意识的。阳光明媚、山崩地裂,都和“情绪”无关,只是局部涌现到整体的现象。但组成自然的生物体,是有意识的,鸟兽鱼虫,猪狗牛羊,为了生存竞争合作。
城市、自然、宇宙,都是生态系统。
4.社会系统
比如公司。公司作为整体,是有意识的。想要规模,想要利润。公司的每个员工,也是有意识的。对公司认可,就好好干;不认可,这就是一份工作。
家族、公司、国家,都是社会系统。社会系统,是唯一一个系统、变量都有意识的系统。
我们总是感慨“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而从不抱怨“方向盘生气了,车不好开了”,是因为公司是个双意识的“社会系统”。“不好带了”,是因为人心和队伍的意识,没有统一。
为什么要给你讲四大系统?因为理解了这四大系统,你就能理解“宁愿一起赴死,也不共渡难关”的问题。
说“我是老板,你必须服从”?这是把员工,当成了“机械系统”上的无意识的零部件,一定会遭遇反弹;宣讲“集体主义精神”?这是把员工,当成了“生物系统”里随时可以牺牲的器官,只会激发求生欲。
那怎么办?
茶叶公司联系了华盛顿管理学院。所有问题,都是尚未化解的冲突。华盛顿管理学院建议:由工会员工,买下关闭的门店。
大家对这个办法,将信将疑。试试吧。两周后,600名工会成员主动掏出5000万美元,成立了收购基金。公司大吃一惊。
然后,公司和工会达成协议:
重启20家门店,工会购买其中4家;
工会同意减薪,并缩短假期;
人力成本低于总收入的10%,员工可以获得1%的毛利分红;低于9%,增加分红。
很快,重开20家门店的计划,改为了29家;失业率最高的时期,公司雇用了2015名员工;第二年,公司迎来了几年来的第一次盈利。
天啊,这么有用,为什么?因为华盛顿管理学院建议的新模型,把员工收入建立在门店利润上,从而激活了两条正向增强回路:
员工收入越多 → 努力程度越大 →门店业绩越高→员工收入越多
员工收入越多 → 收购资金越多 →门店数量越多→员工收入越多
不是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吗?”。改变模型,实现“上下同欲”,是在社会系统中,管理人心的“根本解”。
艾柯夫教授对管理界最大的贡献,是让大家明白:企业有义务服务于员工,员工是独立的利益相关者,而不是哪里缺就去哪里的螺丝钉。
那么,如何设计“上下同欲”模型,在集体中,管理人心呢?你要记住两个要点:参与约束,激励相容。
第一,参与约束
你如何约束“人”这个变量,参与你的系统,而不是别人的?让他参与系统获得的可能收益,一定要比不参与多。
茶叶公司的裁员减薪计划,就不具备“参与约束”效果。为了公司存亡而被降薪或被裁员,不如死扛下去。所以,你公司的计划,员工肯定不参与。不是人心难测,是计算后不值得。
那我公司不裁员,如何设计“参与约束”呢?
比如,用年薪制,取代月薪制。
年薪制,就是绑定了公司目标的年度总收入。它包括带来安全感的工资,回报达成目标的奖金,和超额业绩激励计划。
这个数字,一定要大于员工的期待,才有让员工坐下来研究公司目标的可能,才有“参与约束”的效果。
第二,激励相容
茶叶公司的工会投资计划,就具备“激励相容”的效果。在两个新的“正向增强回路”中,员工为了“多赚钱”这个私利,唯有“努力工作,加大投资”,而这两个动作,也必然带来公司越来越盈利。
每个公司,都应该有个“超额业绩激励计划”。销售比目标多卖了产品怎么办?开发比计划早完成了怎么办?客户送来锦旗怎么办?他们会因此而获得“私利”吗?没有,那他为什么不选择懒惰?
要点总结
罗素·艾柯夫提出,这个世界上有四套系统:机械系统、生物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社会系统,是唯一一个系统(比如公司)和变量(比如员工)都有意识的系统。这是你第一次用系统动力学分析“集体”中的“个体”:是人心散了吗?队伍不好带了吗?人心从来没有散过。它从来都有自己的方向,只是有时和你不一致。管理人心的“根本解”,是改变模型,实现“上下同欲”。
如何改变,记住两点:
参与约束。有意识的个体,必须获得超预期的收益;
激励相容。获得超预期收益的计划,符合“员工越自私,公司越盈利”的原则。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善意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上下同欲。
今天给你留的思考题是,你的公司里是不是有些很难管理的“人”,你和他的目标不一致在哪里?如何改变?
答:主要的原因是那些做要业绩的人,他们保证了自己的收益,就无法保证其他做行政或者不能直接参与业绩的人的利益。所以带来整个公司系统的懒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