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常常会有一个困惑,都说孩子语文成绩不好是因为阅读量不够,可是我家孩子很喜欢看书啊,为什么还是作文不会写,阅读理解不会做呢?
OK,这里我们就要说到看书和读书的区别了。孩子喜欢看书,怎么看呢?经常很多孩子是翻阅式的看。有句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孩子看书只是翻阅式的时候,那他就只能看个热闹,看不出门道,也无法和书的作者进行心灵对接,真正的去读懂一本书了。
我把真正的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学而思,思而辩,辩而明,明而悟。
首先说学而思。论语里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也是一样。在读一本书时,不妨拿着笔,边看边画一下思维导图,再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剧情往下会怎么发展,换作自己的话会怎样?作者的哪些观点得到你的认同,哪些观点不认同,等等等等。这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第二, 思而辩。当我们思考后得到答案的时候,并不是表明这个答案就是正确无误的。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每一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高度不同,导致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再加上我们自身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事件抱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这里的辩就有两层含义。自辩和他辩。在与他人的交流和辩论中,我们会从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不同的点。“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不仅能对自我的认知做到提高和补充,还能集众家之所长。而之后回头再进行自辩,自我的分辨和自我辨析。也可以认为是自我的修行和自我的反省。在随着读书的增多,知识的不断扩展,你的个人的很多想法会改变,以前不明白的地方,会慢慢明白了解。
其三,辩而明。在不断的自辩和他辩中,随着思想的不断深入,对于事物的认识也会不断的明朗,看问题也会慢慢的脱离片面,不断完善和成长。
最后的明而悟就更好理解了,当一个人越来越明朗,认知度越来越高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悟出很多真知灼见,获得真正的通透。
当然,这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说起来很容易,但是若孩子还是停留在肤浅的看书的层面上的话,那么再多的量也达不到也变不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