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
非遗“民间足医”,你了解多少?

非遗“民间足医”,你了解多少?

作者: 君知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16:08 被阅读11次

修脚技艺,刀手之间,见真功夫,明清时期,修脚业最为盛行,就连皇宫内也有专门的修脚师,名地浴室也常见修脚匠的踪影,还有一部分人敲打着“呱嗒板”走街串巷行走天下。清末民国初,修脚形成了河北、山东、江苏三大派系。

北京修脚师 (1871-1872年)

        在清朝的京城,有一个修脚堂叫“妙手堂”,治疗如鸡眼、瘊子、脚垫、嵌甲、趾疣等各类脚疾,施以修、削、剜、劈等技巧游刃有余,对症下刀,配合外敷药治疗,因其有独特的秘方治疗各种脚病且不复发而远近闻名,深受宫廷青睐,经常为达官贵人修脚。

清朝修脚(1863-1888) 清代修脚老工具

        随着时代发展,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对修脚一度淡忘,没有了泡澡堂,修脚师傅也越来越少,修脚业几近消失,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多地修脚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加上大家对脚部健康的重新重视,在新形势下,修脚业开始兴起,足疗、修脚等店面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基本上有三大流派:北方流派、南方流派、淮扬流派。“妙手堂”就是北方流派中的一个,其特点是手法灵巧、技艺细腻,擅长修治各种脚病。

武建民(右)与师傅张建华(左)下乡修脚

        武建民,河北唐山人,妙手堂第六代入室弟子,从拜师入室就是对他学艺之路的考验。中专毕业后,闻知当时知名的“妙手堂”张建华先生的修脚技艺了得,一心拜张老先生为师,但想进入“妙手堂”本门绝非易事,规矩极严。要想学好修脚,更要受得住磨砺,忍得住煎熬,吃得了辛苦,初学者手伤流血是家常便饭,很多人学到中途就有放弃的念头,因此,师傅更是不会轻易收徒。武建民拜师几次都被张老先生谢绝门外,不气馁的他开始了将近十多年的追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真诚终于打动了老先生,收为徒弟,从此跟随老先生学习修脚技艺,开启了修脚之路。

立门生帖

        武建民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跟随师傅刻苦专研技术,多年后终于学有所成,能独立为人修脚。2013年,经师兄批准,开始立门生帖,从此正式步入妙手堂之门,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脚病问题,也曾为一些名人治疗脚病,当地人基本都知其技艺,也有外地人闻其名而登门求医。

武建民和卢沟桥博物馆馆长郭景兴

   除了医治脚病如:鸡眼、瘊子、脚垫、嵌甲、趾疣、肉疣、脚气、灰指甲,他还专研常见皮肤病如:癣、青春痘、痛风等,并与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院长吴美先交流。

  2016年,武建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第十届皮肤病高峰论坛,并在京城皮肤病医院学习。

武建民(左)和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院长吴美先(中)、唐山市古冶区皮肤病医院院长晏国富(右) 非遗“民间足医”,你了解多少?

  在潜心修脚行医的道路上,他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对易经国学也有所研究,学习道教医术,希望通过更多的途径治病救人。多年学习后,获得中国道医协会颁发道医资格证,道号:静烨。

非遗“民间足医”,你了解多少?

  2018年,经过系统化学习足医,武建民获得技能人才库中医足病医治师资质。

非遗“民间足医”,你了解多少?

        武建民为人和善,注重修行,外修医术,内修医德,学艺时就经常跟随师傅下乡、下社区为百姓们义诊,修脚病,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时师傅经常免费治疗或者象征性收费,耳濡目染师傅的医德医风,独立行医后,武建民也身体力行的践行仁爱修脚行医的这份精神,经常有空就下乡为偏远乡村脚病患者修脚。

非遗“民间足医”,你了解多少? 非遗“民间足医”,你了解多少?

  关于未来,武建民希望把妙手堂的传统技艺传承和发扬好,目前很多人认为修脚是服务业,其实不然,修脚是一门很专业的中国传统技艺,是传统医学,但是一直没有纳入医学科目里面。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让更多人对修脚有更深的认识,也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撰稿:刘丽君 于北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遗“民间足医”,你了解多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dx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