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资治通鉴后晋纪一
【原文】石敬瑭尽收其货之在洛阳及诸道者归晋阳,托言以助军费,人皆知其有异志。唐主夜与近臣从容语曰:“石郎于朕至亲,无可疑者;但流言不释,万一失欢,何以解之?”皆不对。
【译文】石敬瑭把所有储藏在洛阳以及各辖区内的财务全部运回晋阳,借口是用来补助军需;但是大家都明白他心怀不轨。唐主曾在一次与机要大臣的夜谈中,从容地问他们:“石郎是我最亲近的人,没有什么可疑的;只是外头流言十分可畏,如果不加以澄清,将来一旦闹得不愉快,要怎么疏通排解才好呢?”当时无人回答他。
【解析】领导和下属谈话是经常的事,私事、公事等各种类型的事情都是有可能涉及的。其中就有些可能涉及比较的敏感的话题。而面对敏感话题时,所牵涉的利益面之广,必然就会有各种的矛盾的冲突,甚至较量。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明白领导的心思,又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如果没哟精心的谋划,就有可能要么得罪了上司,要么就得罪了他人,因此,我们从上述的事例来解析其中的利害:
一、唐主夜谈的目的分析
1、通过此次与大臣的谈话,传达出自己对石敬瑭是信任的,对石敬瑭的是没有怀疑的。以此来稳住石敬瑭的心思。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而不可能直接对石敬瑭说我是信任你的,请放心,如果这样做反而会让石敬瑭怀疑。因为这只能证明你太关注自己的各种行动,就有可能导致石敬瑭感觉到了危险,就不得不做出反应,所以,就起到了一个稳定人心的作用。
2、通过这次谈话,蕴含着有暗中敲打石敬瑭的目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告诉石敬瑭,如果你真的有异心也没有关系,只要从现在开始你打消此念头即可,我就当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有,因为这些都是流言,也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你反叛。因此,只要从今天开始你改变了想法,那么君臣之间还是像往常一样和平共处,否则的话,我这里也是有预案的,免得到时对你进行制裁、闪电打击,到那时那就只能是水火不容了,因此,这里又有提醒、警告的意味。
3、通过这次谈话,也是对群臣的一个表态,就是自己也知道了这样的事情。但是,希望大家也不要到处去传谣,要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此事,免得伤了和气,毕竟事情还只是一个苗头。同时,也希望大家私下里有所准备,谋划好各种对策,已备用来解决此事情,只有有针对性的制定好各种对策,才能有条不紊的解决。这也是给下属们受意制定对策的意图。
二、大臣们可能的反应
1、如果有人直接说石敬瑭很明显就是要反叛了,要马山实施闪电打击,否则后果很严重。如果这样说了,唐主也不能马上就实施打击,在场面上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如果唐主明确了要打击石敬瑭,这很有可能马上就会传到他的耳朵里,这样就真的马上反叛。而作为说此言论的下属,如果不能得到上司的认同,就有可能遭受到上司的处罚,另一个方面又得罪了他人,所以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2、如果有人说石敬瑭没有反叛的意思,就有可能遭到唐主的猜忌。那么多人都说他有反叛的意图,而你却袒护他,这样就是证明你可能是他的同党,极有可能就会被清除。
3、因此,在唐主的态度比较模糊的情况下,就只能暂时沉默,这样才是最安全的。因此下属们基本都没有说话,他们的既没有让上级为难,也没有得罪他人,所以,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明哲保身。
三、在职场中的启示
1、态度明确、私下交谈
除了一般性的工作事情之外,在单位里当然也会遇到一些重大的、私密的事情,对待这种事情,如果要得到下属的见解与看法,首先作为上司的人应该有个基本明确的态度,如果没有明确的态度,如果下属又感觉到了危险的话,就不可能得到下属意见的。再有,就是需要交谈的人员越少越好,在没有他人在场情况下,下属就没有从众的心理,也很少敷衍的心理。所以,同时,作为上司的私密谈话,在下属看来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因此,他们也就是尽量说出自己的建议了。
2、揣摩上意、安全第一
作为下属,在与上司交流时,定要揣摩出上司的意思,这里不仅仅是要在有事情的时候揣摩,在平时的时候就要时刻揣摩善意,先要对自身的一个训练,锻炼出对的脾性、行事风格、基本能力等心理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每遇一事都要揣测一下,再将你的揣测与实际的结果是否一致。只有通过平时的揣测上司意图的训练,才能在遇事的时候,知道如何处置才能最有利,因为职场安全第一,知道上司的意图,知道了如何处置有利,才能够保证你的职场安全。
3、局势不明、勿明立场
在局势没有明确的情况下,也可以说算一种相持的状态吧。在谁也不想先挑破这层窗户纸的情况下,就不能明确自身立场。因为首先挑破的人最有可能受到两方面的打击,不是因为报复你,就是因为在他人胁迫的情况下有可能拿你祭旗的,如果局势明朗了就要选边站队了,接受胜利的果实吧。
经上所分析,在上级与下级权臣的对决中,在这样混沌的状态下,只能预先了解上司的真正意图,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权衡各方的利益害得失,才能立于不败。职场先不败,然后才取胜,先不树敌视为无敌,谁的实力强就要占谁的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