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90年代初期的美国青年拉里,因为酷爱飞行,在经过抚养他的父母的朋友的同意下,伪造年龄,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二战期间的一名飞行员。战争结束,他作为战后英雄回来,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极高的赞誉和崇拜,加上拉里本人长的高大帅气,就使他更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战后回来故乡的拉里,有个美丽迷人的未婚妻伊莎贝尔,有一笔可观的政府提供的战后津贴,同时,有一个富有的忠实的朋友给他争取的令人羡慕的前途无量的工作,按照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走,可以预见他会有一个非常美满幸福的未来。但是他没有去拥抱这美好的未来,因为在战争期间,他目睹了最好的战友因为救自己而走上了死亡,这时,他意识到了人的生命是如此卑微和渺小。此时的他,对人生心存迷茫,他渴望寻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他去巴黎“闲逛”2年后,还是未能遵守他与伊莎贝尔的约定,回到美国工作、生活;即使当未婚妻提出不回美国就解除婚姻这样决绝的话语时,他也还是不能放弃追寻生命的意义。此后他走遍法国、印度、比利时等,做过矿工、农场工人,住过山中小屋、窄小的旅馆、农舍,这些基层人民严重的苦难生活,在他看来,却是生命中不过多得的闲暇旅程。在这些旅程中,他随遇而安,日出而坐,日落而息,只为换取基本的生活住食,同时,他看遍所到之处的风景,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体会当地的风俗民情。他可以为了生活寄人篱下却又不愿因生活所迫突破道德底线。同时,他也可以为了一个陌生女人花费一大笔钱甚至牺牲自己的后半生幸福而不图任何回报。他可以说走就走,今日与你花前月下,甜蜜幸福明日便转身不留恋任何美好的生活。这样的他,他们又爱又“恨”。明明可以生活的羡煞旁人,却把自己的生活过成流浪般的生活,最后甚至处理掉自己的所有财产,只为更好的寻求他向往的心灵自由的生活。人民需求生活的安宁与稳定,他寻求的是心灵的安宁与稳定。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我们必须得接受,在拉里的字典里,似乎没有这样的语句。他不愿屈服于生活,即使人民都觉得他疯了。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每个人口中的幸福生活都不一样,答案从来都只在我们的心里。
伊莎贝尔,拉里的未婚妻,长的清纯自然,跟其他年轻姑娘一般,拥有青春和活力,热爱生活。自小与拉里一起长大的她,疯狂的爱着拉里,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渴望拉里。青春期的她,活力四射,热情奔放,举止优雅,有着不少的追求者,其中一个是她未来的丈夫格雷。格雷高大、粗壮,富有,重要的是他一直默默的爱着伊莎贝尔。从一方面说,伊莎贝尔对拉里的爱超过了金钱和物质,在拉里参加战争期间,她拒绝了格雷的疯狂追求,始终等待着她心爱的拉里的归来。但是,她却不能接受没有任何希望的未来。拉里给她的是一个流浪的生活,低廉的旅馆、低档的餐馆、低俗的装扮。她热爱生活,希望自己获得优雅而又高贵。因此,在拉里和高雅生活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婚后的她在格雷破产前过上了她想要的优雅生活,但是,当她面对拉里时,却没有办法完全放下拉里。后来的她,甚至因为不想要完全失去拉里而犯下了杀人的罪孽。但这又如何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注定要失去拉里。
伊莎贝尔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女人的典范,嫁给了面包却输给了爱情。这或许太过于现实,但谁不期望过更好的生活呢?按她的话说,“如果你现在一文不名,找到一份工作收入3000元,我会毫不犹豫的嫁给你,我会为你做饭,我会收拾床铺,我会不在乎穿什么,也不在乎干什么,我会把这样看作是极大的兴趣,因为我知道这是个时间的问题,你会有钱的。但如果现在这样那就意味着我们一辈子要过一种肮脏且牛马不如的生活,一点期望都没有。这意味着我要苦海挣扎到死的那天。我图什么呢?”
都说女人现实,但但凡男人有点长进(暂且不评论拉里选择生活的对错),生活还有一丝期望,哪个女人不愿爱情和面包兼得呢?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愿意去改变,不愿意去期望更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