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愚公的搜搜ㆍ之六

关于愚公的搜搜ㆍ之六

作者: 月里梦溪 | 来源:发表于2022-11-19 19:32 被阅读0次

    绝非神话传说!

    愚公移山的真相首次破译——大禹治水

    来源:神都俗人2018-10-22 17:21


    你可能看到标题后会觉得不可思议,愚公移山怎么和大禹治水扯上关系了?

    神都俗人原本也没这么想过,但在写作《“夏历”9000年:以历法为核心,还原华夏上古史》一书时,探索大禹治水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两个关键点——王屋山、太行山。在《禹贡》和《山海经ㆍ五臧山经》中,黄河均在海河的入海口附近流入渤海,而根据笔者的研究,大洪水之前黄河在古济水(即现在的黄河下游)以南,最终流入黄海。大禹治水最终造成了黄河改道,这次改道的起点在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洛阳孟津县附近,从此出发向北到达渤海,一路上只有在王屋山和太行山的脚下有可能遇到阻碍。大禹下定决心,哪怕将太行、王屋二山搬走,也要完成对治水目标。

    若要详细论证大禹治水,绝非一篇文章可以说明,这里先发布两张图片:

    图1 黄河洛阳段周边主要山脉分布 图2 大洪水前后黄河与济水的位置关系

    图2中包含着一个千古谜团,古济水与黄河的关系。《忆昔行》云:“王屋山绝顶曰天坛,济水发源处是也。”济水发源于今济源市王屋山中,济源得名于此,学术界对此没有争议,但接下来的走向难住了无数学者,因为《禹贡》中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也就是说济水的上段注入黄河,在河口处黄河向南分流出一条河汊入荥泽,再经今天的定陶、菏泽、会汶水,向东北方向入海,古人将这条黄河下游的河汊也称为济水。按照《禹贡》的记载,济水实际上只是一条黄河下游的分叉,如何能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呢?

    济水的地位是在大禹治水前奠定的,原本的确是一条独立的河流,但在邙山脚下时与黄河的河道相近,大洪水导致河济并流,大禹治水后成为黄河的分叉,直到如今彻底被黄河霸占。

    大禹将黄河大洪水向北引流,在王屋山和太行山脚下受阻时大禹率领众人搬运土石清理障碍,最终洪水流入渤海。洪水过后,随着黄河水量的减少,原本南流的河道逐渐消失。

    仅凭对上述研究仍不足以证明愚公移山即大禹治水,必须回到“愚公移山”典故的原文中继续探索。愚公移山出自于《列子ㆍ汤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簸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汤问》记载的是商汤和夏革之间的问答,夏革为夏朝遗民,以“夏”为姓,商汤以之为师,在《列子》和《庄子》中均有记载。

    愚公移山故事的上文中,商汤就“古初有物乎”、“物无先后乎”、“上下八方有极尽乎”等问题连续向夏革提问,夏革最终不耐烦地回答:“不知也。”商汤继续提问,并对夏革关于“四海之外奚有”这个问题的答案产生质疑,问道:“汝奚以实之?”夏革开始认真回答,并不断举例说明,在用一大段文字回答完商汤最后一个关于事物巨细、修短、同异的问题后仍不尽兴,下文又写了愚公移山和夸父逐日两个故事,故事讲完后用“大禹曰”和“夏革曰”作为总结。夏革总结后,从下文“禹之治水土也”开始是列子对商汤、夏革二人对话内容的引申,后文中提到了周穆王、管仲、孔子等诸多周朝以后的人物。

    愚公移山的故事并非列子编造,列子只是对记载有商汤、夏革对话内容的原始资料进行阐述。值得一提的是,夏革的总结以“大禹曰”为开头,列子开始引申时更是在第一句直接写道“禹之治水土也”,列子已经看出了夏革所讲的内容和大禹治水有关。愚公移山和夸父逐日这两个故事中一定有和大禹相关者,夸父逐日故事的篇幅远小于愚公移山,且和大禹无关,和大禹相关者只可能是愚公移山。

    在愚公移山故事中,对于“焉置土石”的问题,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若只需移走太行、王屋二山,何必将土石投至渤海?将洪水从太行、王屋山脚下引至渤海才是根本目的。渤海的海岸线在天津附近向西凹陷进去一段,海河三角洲不断塑造新的土地,试图将这里补齐,在上古时期这个凹陷肯定更深,另外还有一条海河与之相连,整体造型十分像渤海的尾巴。“隐土”字面含义为隐藏的土地,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上古信息,尧舜禹时期持续多年的大洪水是由于气候变暖带来降雨量大增,黄河水量远超以往,加上从第二阶梯到达第三阶段时水速太快,因此不断冲出河道。气候变暖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渤海扩大,一些原本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地被淹没,成为“隐土”,例如海河以南的河北、山东等部分临海地区。总之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均指海河的入海口。

    夏革在回答成汤最后一个问题时,提到了“上古”时期的菌芝、蠓蚋、鲲、鹏等神物,并说“大禹行而见之”,于是不自觉想起了大禹治水,从最初的不耐烦改为滔滔不绝。作为贤明的君主,商汤不介意谈论夏禹,但夏革担心自己讲述大禹治水的旷世奇功时忍不住的眉飞色舞会被认为是仍然心系前朝的证据,于是把主人公名字隐去,大禹治水的事迹稍加改造,并不提“治水”二字。夏革知道这次和成汤的对话会被记录下来,不甘心让后人真的把自己所讲内容当做神话故事,甚至完全不记得大禹治水,于是又在故事中留下诸多线索。

    (1)“愚”、“禹”同音,这个线索太明显,于是夏革又额外加入一个多余的“智叟”与之对应,迷惑成汤。

    (2)从王屋山、太行山脚下至“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正是大禹治水后黄河新的河道,与《禹贡》《山海经ㆍ五臧山经》的记载相符。

    (3)除了愚公的名字之外,“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这一句同样有指向性。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与冀州之南相邻的便是中央豫州,也就是“河阳之北”的对面,河南。京城氏进一步强调上古时期华夏文明的中心、夏都所在地洛阳。鲧治水失败被杀,大禹便是孀妻遗男。夏革用愚公和京城氏孀妻之遗男这两个角色暗示大禹。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说明这项工作并非由一代人完成,正如鲧禹父子两代治水,或许洪水治好后大禹的后代仍在不断疏通河道,改善水利。

    (5)龙为夏族的符号,“操蛇之神”即夏后的形象。

    (6)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在大洪水之前,黄河下游位于济水以南,很可能霸占了淮河的河道,若对黄河分流,增加一条从王屋山、太行山脚下进入渤海的新河道,则从冀北到豫南、汉阴便可全部通航。大禹以搬山的决心来治水,不仅仅是为了恢复家园,还有着更宏大的目标,因此能够在治水后成为天下共主。若无交通的改善,《禹贡》中九州进贡的盛况不可能出现,只是后来黄河水量减小,原本南流的河道逐渐消失,黄河、长江流域再次分化,今人依据分化后的三代情况来判断,不相信《禹贡》所述。

    总之,愚公移山的故事是在夏革向成汤讲述时既不甘心大禹治水被后人忘记,又担心自己被怀疑心系前朝,于是对大禹治水略微改造。

    最后,再说一个有趣的细节,《列子ㆍ汤问》中,夏革列举“上古”时期的菌芝、蠓蚋、鲲、鹏等神物后又说“大禹行而见之”,可见对于夏末商初而言,大禹已经是上古时期的人物。若按照主流观点,夏朝只有四百多年,难道现代人们会将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末期称为上古吗?即使夏革所说的“上古”仅仅是列子的观点,那也不过是一千六百年左右,难道现代人们会将南北朝时期当做上古吗?先秦时期,同样认为夏禹和商汤的年代相差甚远,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绝非列子一人,例如韩非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愚公的搜搜ㆍ之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ku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