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财经·投资·理财
90后挣那么多钱却还是穷的叮当响!

90后挣那么多钱却还是穷的叮当响!

作者: 5257df6ccf2a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17:17 被阅读18次

自认“隐形贫困人口”,自嘲“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届年轻人可能是最爱“卖穷”的一届。

但数据显示,他们是真“穷”。

且不说半数以上年轻人没存款,在借贷市场,有半壁江山被90后霸占——90后的平均负债,已达月收入的18.5倍。欢迎收看这一期的走近科学“90后的钱都去哪儿了”。

手里就剩600块钱,转给女朋友520。真是爱情让人逞能。

这届年轻人自嘲——“新穷人”。可他们是真的穷吗?


从存款来看,这届年轻人是名副其实的穷。

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56%的人没有储蓄,开始储蓄的人中,每月储蓄仅1389元。

人们总说,日子会越过越好,但是这几年毕业的年轻人用实力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没有存款就算了,这届年轻人还负债。

融360发布的针对消费贷款使用情况调查显示,90后已经占据了消费贷款用户的半壁江山,90后与95后加起来的占比高达49.31%,排名第二的是80后,占比为31.46%。

不仅如此,还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就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与此同时,在撇开房贷、车贷的情况下,使用消费贷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群体竟占比50.17%,超过了五成。

美林美银的一份报告显示,比起买房,这届年轻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喜好上。81%的人愿意把钱花在旅行上,65%的人愿意出去吃饭,55%的人愿意健身。

刚毕业就开始环游世界的刘晓说:“趁没工作多开阔些眼界。年轻不去,等老了走不动再去吗?”

“这个月又没钱了。”读大二的肖潇一边喊着穷,一边又在电脑前下单两张价值288元的大闸蟹礼券,“眼看十一,这时候螃蟹最肥了,错过再等一年。再怎么穷,吃不能将就。我妈说了,买吃的不算花钱。”

有数据显示,2017年一线城市的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在6917元左右。部分高校毕业生月薪能达到8000元以上。

相比父辈们的薪水,今天年轻人拿到的工资并不算低。挣得多却存不下钱,这届年轻人不是真的穷。

在传统的印象中,中国人非常爱存钱。很多经济学者说:“中国的储蓄率太高了,恨不得都高达50%以上了。”

到90后这就不一样了。90后被认为是中国最不存钱的一代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穷过。

90后的父母是60、70后,他们基本都还没有退休,在财务状况上比较安全,能够给90后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有父母作为财务安全后盾的90后没有危机意识,也缺少对负债危险性的认识。

工作5年依然月光的叶一凡,月薪八千,单位提供公寓住宿。用他的话说,“我对穿没什么要求,最大爱好就是吃,剩下钱去旅行、健身。父母不要我一分钱,恨不得每月再给点,这样的日子挺潇洒的。”

“买房么?”叶一凡摇头,“我不是个能吃苦的人,连星巴克都舍不得喝,活着有什么劲?我更受不了每天睁开眼睛就欠银行好几百万,被老板骂完辞职都不敢。”

与70后、80后相比,90后是注重自我的一代人,对钱服务于人的理念理解得更加透彻。90后认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享受当下。

《90后消费趋势数据分析》显示,90后最喜欢“懒人式消费”。

“能手机叫车干嘛要挤公交地铁?当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时间最重要。”

“买菜这种事绝对不可能自己去买,拎到楼上多沉啊!生鲜APP送来顶多多花点运费。”

每次都花点小钱图个方便,一个月下来,哪里存得住钱?

除了为方便买单,90后还喜欢“奖励式消费”。

“也不是没想过吃的家常一些,可一想到我工作这么累周末还加班,再不吃好喝好也太惨了。”

“29岁生日,2开头的最后一年了,得给自己个礼物。”滴,1000块钱没了。

90后认为,高附加值是必需品,再怎么穷,生活品质不能丢。

有数据显示,90后的负债已经达到月收入的18.5倍,在亚洲同龄人排名第一。

如果按照平均工资6917元来算,90后的负债已达到12.79万元…有人说这叫:自杀式消费。

这种疯狂“买买买”的消费观念来源于90后的成长环境。

90后的童年,是在各种偶像剧中度过的。那个年代剧集引进政策放开,港剧、美剧、韩剧、日剧井喷式袭来,《流星花园》《公主小妹》《宫》中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深深的植入90后的心中,整天幻想“一夜暴富”。而这些剧在当时都在鼓吹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指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

简言之是在告诉你: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

这一现象首先出现在美国。1960年代之前,被奢侈品装点地琳琅满目的商场,是只属于富人消费的特权领域。1980年代,美国一个新富阶层“单身女性主管”崛起,精英文化盛行,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看起来属于上流社会,奢侈品销量暴增。

同期,这样的景象也在日本上演,被日本学者三浦展称为“第三消费社会”。当时,日本的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人们消费的对象从生活必需品变为非必需的、让人感到开心的商品,也可以说是“从必需品变为必欲品”。

现在,轮到中国。从1978年起,40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224.9倍,而增幅最明显,增长曲线坡度最抖的那个区间,恰好是90后出生之后。

图片来源见水印

随着我国GDP的高速增长,可支配收入迅速增加,教育水平提升,结婚年龄推迟,90后步入社会开始就秉持精致生活的理念,敢于将更多的钱花在自己身上。

让90后掉进“消费陷阱”的另一原因是“网购”和“网贷”的盛行。

据统计显示,2017年双十一全网总销售额达2539.7亿元,全球消费者全天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支付总笔数达到14.8亿笔,比上年增长41%。

“网购”让花钱变得更容易,打开手机,就是随时花钱的快乐。

和去实体店买东西不同,网购更加自由。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你都能“逛街”。

不但如此,微博、抖音、小红书上,各大版块的明星网红还带你买买买。告诉你怎样穿搭,怎样护肤,天天种草,让你心痒难耐。

“网贷”让借钱变得更容易,年轻人“快乐”升级。

蚂蚁花呗《2017年中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月均消费1000元以下的中低消费人群,在使用蚂蚁花呗以后消费力瞬间提升了50%。

以前花钱,眼睛能看得见,钱包瘪了真肉疼;现在花钱就是随意一滴,以至于有一种错觉——刷掉一万都没觉得是刷自己的钱。

以前哪怕想买,但没钱,申请信用卡也麻烦;现在只要一刷手机,“大学生认证”“坏账不追究”等各种手段借给你钱,欲望即刻得到满足。

越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就越穷;越穷,就越要拼命工作来满足消费需求。这个完美的闭环形成了“消费陷阱”。

这就是你的收入越来越高,却还是没有存款甚至负债累累的终极原因。

如今,全国经济下行,从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2018年6月环比下跌3.82%,达到2016年3月份以来的最大跌幅。

房租不断上涨,年轻人的可支配收入受到极大挤压。越来越多人开始自觉(bei po)“消费降级”。

在北京三源里市场,8块一个的牛油果都不那么好卖了。“吃腻了,想改变一下饮食风格。听说现在吃土豆挺流行的。”健身达人Leo边说边捡起两个土豆,1块8毛。

牛油果只是一个象征。美国经济学家曾经做过计算,美国人40年不吃牛油果就能买下一套房。

而土豆,即将成为我们的主粮…...

相关文章

  • 90后挣那么多钱却还是穷的叮当响!

    自认“隐形贫困人口”,自嘲“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届年轻人可能是最爱“卖穷”的一届。 但数据显示,他们是真“穷...

  • 毕业一年,你过得怎么样

    和朋友z聊天,我们各自 吐槽,刚发的工资,朋友结婚礼钱1000以后,吃饭购物,里打外翘,还是穷的叮当响,感叹生活实...

  • 你挣了那么多年,结果还是穷

    我们的金钱就像泳池中的水一样,汇集起来形成了资金池。资金池和游泳池类似,两相对照,可以发现许多关于财富的哲理。 泳...

  • 穷的叮当响

    为了去火,搜遍了所有衣兜,最后总算是凑齐了16块钱,一想到马上就能喝到纯净水了,开心的想要飞起来。说实话,自从宝宝...

  • 为钱打工

    以前你努力工作,说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为了钱而拼搏,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努力还是这么穷吗? 因为,你一直在为老板的钱...

  • 90后:我知道我们穷,但不想全世界都知道

    最近的热搜“90后竟然比00后还穷”让全世界都知道了90后不仅比00后更老,还比00后更穷,作为90后老阿姨,头发...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身边总会有人感叹:挣那么多钱干嘛呢,钱挣不完的,要会花钱才会越花越多…… 许是那时的我思维局限又无...

  • 精神饱满地过完了一天

    今天买了个大西瓜,花了68元钱。感觉还可以。但就是一天才挣了6元钱,却花了那么多,心里感觉有点郁闷。以前根本不...

  • 精神饱满地过完了一天

    今天买了个大西瓜,花了68元钱。感觉还可以。但就是一天才挣了6元钱,却花了那么多,心里感觉有点郁闷。以前根本不...

  • 什么样的情况容易漏财

    有很多人,明明财运很好,挣了不少钱,但是挣的钱却存不住,甚至挣的钱还不够花,这种情况就是风水引起的漏财了。 如果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0后挣那么多钱却还是穷的叮当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nc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