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书评。书的名字叫《梁东说庄子:人间世》。
篇幅不长,如果忽略掉庄子的原篇选段,也就仅仅只有一百来页。一如既往梁东的风格,任何难懂的东西,经过他的一番诠释,通常会豁然开朗。
正如梁同学开篇提到那样,如果我们早点接触庄子的道理,也许就会跳过职场上的很多坑,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自我纠结和情绪困扰。这是一本真正可以让你得到很多智慧的书,如果用心去读的话。
接纳自己不是一个“好人”
前不久,翻到前同事一条朋友圈,看到她拿到了不错的新offer, 我内心竟然泛起了一丝涟漪。
不太舒服的感觉,“这是嫉妒么?对方还很年轻哦。她怎么会这么好运呢? 干不长吧。”扪心自问,我这样好像不太对吧,但是我们不说,也不会让其他人知道。
身边有个朋友,如果她对你提起她身边有个朋友如何嚣张,如何走运时,你也许会对她说“这是别人的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不要给人乱贴标签了。”
你看,我们在教育别人不是好人的时候,自己其实也并没有做到一个“好人”。
梁东说,其实我们一旦开始接受了“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时,你就能够瞬间理解别人也是这样的,心里面就会好受很多,慢慢也就活得比较海阔天空。
你的痛苦可能是来自于一个叫”我慢“的东西
什么叫我慢?原本以为这是一个日本外来语,用来表示抑制和忍耐自己。现在才知道这个词来自于佛教。原本是佛教四慢(增上慢,卑下慢,我慢,邪慢)之一,它是强烈的自我意识的产物,含有高看自己,轻看他人的意思。
这种“我慢”往往滋生在那些标榜自己是个好人的身上。有时候,我们自诩为好人的时候,其实也无形中播下了一颗“恶”的种子,让对立面的那个人无形中成为了坏人。
职场中,我们可能会站在过来人的角色,想去教育和指导下属应该如何。我们也会以过去的经验为由,认为我们的领导这样不对,那样不对。这些都是一种“我慢”的表现形式。常用语是“我为了你好”,“你应该如何”
一个人内在的骄傲和执着,是掩盖不了的。当我们每次运用一个力的时候,必定会存在另外一种"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导致了我们的痛苦。
空杯心态进入职场, 生活中定期”心斋”
我们刚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很多不适应,也会产生很多人际关系问题,这都来源于我们没有学会将自己“放空”。 我们带着自己的骄傲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结果必定会招来痛苦。
这个放空就是要学会放掉自己的过去业绩,过去的平台,过去的经验。带着一个完全学习的状态融入到职场里面,遇到问题,做到“ 慢半拍,不期待,不判别”,这是“心斋”实操指南。
学会和周边的环境同频共振
有时候一个人喜欢另外一个人,也许就是来源于你们有相同的频率。这个频率刚开始可能源于一种偶然或者是刻意人为造之,两人步调一致,呼吸节奏一致,笑点一致。这个时候营造出来一种和谐的能量场,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感觉身心愉悦。
职场上,如果我是一个讲话比较快的人,而我的领导则是一个说话很慢速的人,我们往往需要调整自己讲话的语速,按照领导的节奏走,这样会比较容易得到领导的好感,沟通起来也会比较顺畅。
所有的影响和引导,先来自于你被接纳。这个接纳来自于你可以和周边的人产生同频共振的和谐感。
调整内在的习惯性对抗的心智模式
注意观察,你是否在与人交谈时,是否会出现“ 是的,但是。。”这种句式。
YES ,BUT 句型很常见,往往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独特观点和刷一刷存在感,就很容易说出这句话。扪心自问, 当别人这样说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会认真去听? 可能会被内心升起的抵抗情绪而自动关上了开放对话的谈话模式。
文中举了很多孔子如何对待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反馈的例子,很有启发意义。梁东的阐述也加深了读者的理解。全篇有价值的点比较多,每个人提炼的东西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