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阅读了《洋葱阅读法》第一章,决定以后每天阅读一章,写下阅读笔记。
这本书讲的是,怎么去看书,我本人的话,读书也是缺少一些方法和恒心。都是读到哪算哪,也不会做笔记,读完了忘记也就忘记了。
但是这本书里面写了,阅读能提升心智,同时也能了解世界上更多更广的事情。就这样看来,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我的笔记分为以下几点,可能会很多,但是每一条,都是我觉得有用的,或者是提点了我的。
第一章:训练你的海盗大脑
1、学习提升心智。
一直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幼稚,不成熟。心智其实也是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我有做过一些比如心理年龄的测试,一般结果都是40多岁。
但是总的来说,可能是我从小所处的环境所致,我的性格一直都是比较稳,至少外人看起来是这样,这样也意味着,当你的同龄人在做着所谓疯狂的事情的时候,我往往是循规蹈矩的类型。
这样子虽然看起来老成,其实我知道,我自己内心其实是很缺乏自己的见解,心智其实还是处于一个低下的状态。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压抑的表现。既然学习、阅读能提升一个人的心智,何乐而不为呢?
2、个人成长分为两个部分。就像一个咸鸭蛋,蛋清是平时做事接触到的技能和方法,很容易改变,也很容易混在一起。而蛋黄是我们的内心,坚固异常,很难改变。
阅读:技能和方法的提升+心智的学习与提升=能力的提升
3、改变自己心智模式,变成一个有智慧、有见解的人——通过学习。途径有:人、网、事、书。
这也是我的目标,变成一个有智慧、有见解的人,在年老的时候,成为慈祥有智慧的老奶奶。
4、工作中很难进行系统的学习,比如一份工作干了3、5年,如果让你将一个系统的东西,你通常很难讲清楚,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埋头干活并没有成为一个体系。
这个是真的,我也是这样,工作了几年,发现,可能自己还是处于一个新手状态,这就是,埋头做事,缺乏思考导致的。
5、阅读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要素:人——读物——输出。
6、在大脑精神科学领域,大脑被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原始脑,又称爬虫脑,爬行动物时代发育出来的,比如:乌龟,它的特性是稳定、不爱动。
第二层次是哺乳动物脑,是在原始脑基础上发育而来,比如:老虎,它的特性是,比较情绪化,遇到威胁会吼叫、反击、龇牙。
第三层次是经过几万年时间进化出来的大脑皮层,皮质脑。比如爱因斯坦的大脑。特性是能理性决策。
这样看来,貌似在我们拒绝看书、拒绝学习,只想玩乐的情绪之下,就好比我们的哺乳动物脑在做决定,我不想做困难的事情,一旦做我就有情绪,其实有这样的惰性,都是我们大脑所致结构是吧。
7、兴趣金字塔。第一层,感官兴趣,好奇、兴奋、好玩的体验感;第二层:把好玩的进行深入学习,分析、输出;第三层:列入职业选择,成为领域专家
我自己有在学韩语。所以我可以把这一点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喜欢听韩语、看韩剧——学习韩语、练习、输出——变为一个翻译(职业),希望我在这条学习道路上能坚持下去,不论结果如何,先完成课程学习,坚持每天输出。
8、觉得阅读难,可以找带有插画的版本来读,大脑喜欢简洁、结构性强、带图像的东西
9、阅读的7大需要时刻记住的事项:时刻关注大脑、控制好精力、利用好注意力、提升专注力、锻炼记忆力、面对自己的压力、养成阅读的习惯。
其中,锻炼记忆力,有以下步骤:学习—分享—写笔记—再学习,从而变成长期记忆。
10、鸡尾酒效应:就是说,在一个鸡尾酒舞会上,环境比较嘈杂,人说话一般是听不清的,但是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你会快速反应。
这就是表明,人一般只在自己关心的事情上能迅速反应。我们要让阅读的目标变成我们所关心的,是不是也能达到效果呢。
11、读书,最好带着关键词阅读,要清楚自己想要从书里获得什么东西,带着目标阅读。
以上11点是我在书里提炼出来的一些观点,有些也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里面,如此看来,我实现了学习——分享这两个步骤,当我再想看这本书的内容时,我可以看我提炼的观点就可以了。
书里还提出了一些总结点,其实也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一些点。我自己结合实际情况,列出了一些目标:
1、每天阅读,要让阅读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2、每天早起,定为6点
3、读书的时候拿出荧光笔做笔记,画重点
4、分享读书感想(句子、片段、感受)
5、给自己奖励,引导自己的兴趣
奖励其实也没想清楚,到底要奖励什么,等自己完成目标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