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绛: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战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战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作者: 若水涓涓 | 来源:发表于2020-09-15 11:19 被阅读0次

1998年末,钱钟书去世,87岁的杨绛悲伤不已,她说“钱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战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83岁后,杨绛不断面临亲人的离世,先是自己的三姐和大姐,接着是丈夫钱钟书因肺病住院疗养,但这一住,丈夫再也没有回到三里河那个共同的家。

我们仨

他们的独生女儿——钱媛,时任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教授,奔波在医院,学校,三里河的家,尽心尽力照顾着父母,辛苦自不必说。

也许是辛苦加速了病情,钱媛突然病倒,结果是肺癌转化脊椎癌晚期。得知病情,杨绛失声痛哭。

钱钟书住在南城医院,钱媛呢,在西山脚下医院,探病照顾成了杨绛的事。父女俩关系很好,杨绛老人成为两人的传话筒,常将女儿写的文章读给丈夫。

1997年初,女儿病亡,怕丈夫受不了打击,杨绛隐瞒了女儿去世的消息,足足4个月。

旧的伤痛未平,新的悲伤又来。1年以后,钱钟书去世,87的杨绛接连失去最重要的两个人,面对曾经热闹温馨的三里河家,她成为孤独无依的高龄老人。

悲伤是过,抖擞精神也是过。1999年,88岁身心受伤痛的的杨绛,决心投入全身心去做一件事,忘掉自己忘记悲伤。她用了1年多时间翻译了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裴多》。虽然,她自称不懂古希腊语,对哲学也没多少研究,但她逐字逐句力求流畅通达。

杨绛过于自谦。

她总说,和钱钟书相比自己只是业余作者。其实,文学家夏衍曾说“你们捧钟书,我捧杨绛”。而我们熟知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就是杨绛写在钱钟书《围城》扉页的一句话。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杨绛很少见客,带着眼镜日复一日,整理丈夫生前的手稿和读书笔记。对于散乱模糊的遗稿,她仔细辨认,分类梳理,终于在2015年底集结成书,给其他学者做学问提供了很多帮助,此时,杨绛104岁。

也许把丈夫这些工作完成了,一切打扫干净了,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走完一生。

相关文章

  • 杨绛: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战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1998年末,钱钟书去世,87岁的杨绛悲伤不已,她说“钱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得...

  • 杨绛先生——随感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这是杨绛先...

  • 百年淑子 映月泉清

    杨绛先生曾在书中写到“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

  • 放空自己

    人这辈子,有赚不够的钱,干不完的工作,尽不完的责任,操不完的心...... 杨绛先生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

  • 放空自己—放空无止尽的欲望

    人这辈子,有赚不够的钱,干不完的工作,尽不完的责任,操不完的心...... 杨绛先生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

  • 人生的战场

    杨绛先生在女儿与丈夫,相继去世后,说,她还要留下来打扫战场,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称之为战场。直到沈小姐去世时...

  • 2019-02-12

    1、杨绛启示我们:“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杨绛过去曾经追问自己:“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正在寻觅归...

  • 应尽的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的正常人,都有一定的责任。这种做人的责任,很多人都能够做到,有一部人却做不到。原因很简单,就是一切为了...

  • 2020.03.23

    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杨绛

  • 2018-08-23

    每天努力工作,乐观积极生活,尽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就该是充实圆满的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绛: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战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ox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