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看电影《教父》,教父在为女儿举办婚礼的过程中在密室里现场办公,怀中抱着一只猫抚玩,貌似心不在焉却有肃杀之气地倾听求助者的诉说,然后吩咐手下解决问题……那教父抱猫的场景,在记忆中久久不肯退去。
从小与猫一起长大,家中的猫不是特意向别人要来养的,都是自己跑来蹭吃蹭喝就不走了,晚上我就收留他在我的被窝里睡觉,搂着他如温暖的毛茸茸的玩具,他也舒服地打着呼噜,我们相拥而眠进入梦乡。
几年前去山西古镇碛口李家山写生,我靠在半人高的墙边画画,一只当地的猫在墙上懒洋洋地走过来,在我的身边停下坐下来看着我画画,我也没理他,看腻了就趴在那里打盹,半个多小时后朋友来了看到觉得很神奇,就叫来一帮人把猫抱到一边玩去了,也许这是旅游点猫已经习惯了和陌生人的互动了吧!
艺术家中,也许巴尔蒂斯是最亲近猫的了,他的很多画中都有猫的魅影,就像巴尔蒂斯一样神秘而孤独,也许有一些邪恶、一些色情的意味……
前几天看到一个艺术群里有人出了一个选择题:博物馆着火了,有一只猫在博物馆里还有一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只能选一样,你是救画还是救猫。
乍一看这个题目好无聊啊,就像先救妈和先救老婆一样无聊,可艺术家们参与热情挺高,纷纷表示先救猫,很奇怪作为艺术家的这些人对艺术品不感兴趣,当然也可以理解他们相对于艺术来说更热爱生命,因为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生命无价,活在当下最有意义。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老巴尔蒂斯他会怎么选择?他的画室着火了,一边是呕心沥血历时几年完成的如同自己生命的作品,另一边是如同附在自己身体之上的灵魂的爱猫,我不知道他会如何选择。
这么无聊的事我为什么要写出来呢,因为看到了一个的视频:
随想录 猫与艺术李诞:生命的意义是活着,名画的意义是活在我们心中;比《蒙娜丽莎》更美的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神秘的是烧没了的微笑;艺术品的价值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故事,还有什么比烧了《蒙娜丽莎》更好的故事呢?
哇,这机灵抖的,全场观众和嘉宾兴奋地鼓掌、尖叫、跺脚,李诞也洋洋自得,估计做完节目也要为自己的机灵劲回味好几天吧?
真正智慧的人往往都是笨嘴笨舌的不善言辞,他们说话需要深思熟虑,抖机灵看似痛快淋漓其实逻辑上漏洞百出不堪一击,抖机灵其实就跟生活中泼妇骂街一样靠着语速快把人迅速砸晕一个道理。
假如把那只猫换成老鼠呢?或者没着火而老鼠正在啃噬蒙娜丽莎,那还会去救老鼠或者放任老鼠去啃噬蒙娜丽莎吗?反过来不救老鼠去救画,老鼠就不是生命吗?那你尊重的生命呢?生命不平等吗?或者说其他生命的价值按你喜欢的程度不同而有区别吗?那你不喜欢的人的生命有没有价值呢?
燃烧的艺术品最美,烧没了的艺术品是个好故事所以最有价值,可是你李诞如果被车撞死了是不是也是一个故事也具有了更大的价值?可是这又和他前面说的“活着最有价值”互相矛盾,他只是拿这个奇葩的毫无逻辑的例子来阐明他的价值观而已,他们从不考虑逻辑性。
对于否定终极价值、否定理想,能爽一会是一会这样的价值观的人,有人说他们是“犬儒”,我觉得他们跟“儒”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犬而已,这个话题他就不应该用猫来做例子而应该用狗,猫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一种动物,他不用你去救也不屑于此,而“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为什么忠实,因为他缺乏安全感,完全依赖于人类,只有依附于主人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那些人也是这样,当一个社会堵住了他们所有的上升通道,理想也就丧失了,在黑屋子里与其怒目圆睁去砸墙还不如就势闭上眼睛睡觉,这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处事哲学,西方蛮夷是学不来的,伊朗油价才涨到九毛钱就拿生命去拼这不傻逼嘛,就算你拼回三毛钱了你的命都没了不便宜别人了吗?
在这种价值观之下于是北京城墙拆了才具有了巨大的价值,成千上万的古建筑被毁了才是最美的,老舍投湖了制造了一个好的故事,那么,李诞们,你们怎么不去把紫禁城点着让它具有更大的价值?为什么你们不去死制造一个很好的故事?
2019年11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