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周期之高考篇

说周期之高考篇

作者: 党聪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19:11 被阅读0次

    说周期之思维篇中说到了孩子上大学的问题,我们发现和房子相比,孩子才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资产,只不过家长需要调整一下思维:高考不是变现的时刻而是开始增值的时刻,所以在孩子上大学前要帮他们做一个长期规划以便顺利开启增值之路,今天就具体谈一谈如何顺利地完成选专业,选大学以及蜕变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首先,城市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假设你选了北京。

    然后是学校。照着官方给出的排行榜找到那个凭自己的分数就能上的最好的学校就好了。

    不过,我怀疑现在的家长都变精明了,都知道城市比学校重要的道理,所以你这么做未必就能先人一步。比如孩子的分数过了一本线,但是发现连北京工商大学也上不了,那么情况就很严峻了,坚持北京就意味着要选择一些名次很靠后的学校,这对全家人来讲挑战可不小。所以和觉悟相比我更怀疑的是家长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因为最终还是有很多人会妥协,去非一线城市找名次靠前一些的学校。

    但是,报考大学是典型的博弈行为,妥协从来就换不来好结果,在一线城市找不到满意的学校,去其他城市未必就能找到。

    最后是专业。

    正常情况下选好了城市和学校之后,专业就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了。如果有,可以参考吴军的建议,吴军就是那本很有名的书《浪潮之巅》的作者。他的建议是选择高势能的专业,就是指那些相对难学的,但是比其他专业更加基础的专业。比如数学相对计算机和商学是高势能的,计算机相对管理学是高势能的。在读研时或者职场转型时从高势能专业转到低势能专业有可能,反过来则可能性不大。

    考虑到就业率,很多人会优先选择热门专业。对此我既赞成又反对,赞成是因为热门专业的就业优势确实很明显,比如岗位多,牛人多,晋升空间大等等。反对是因为不想学生因为过分注重就业率而在学校的选择上打折扣。

    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大学生最终从事的工作和专业的关系并不大。我观察后发现确实如此,以我熟悉的计算机系为例,虽然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去了专业对口的岗位,但是细究会发现这些基础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早在大学前两年内就学完了,而职位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均非课堂所授,所以这些学生之所以能顺利入职,要么是因为有实习经历,要么是因为自学能力够强。所以最终决定就业的不是专业本身而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说这些还是为了强调学校比专业重要,吴军举过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他说一家投资银行宁可招一个好学校的历史系的学生到了公司后再培养,也不愿意招相对差一些的大学的金融系的学生,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家在课堂上学的那点知识反正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除了选专业,他的建议还有在大学里要做的几件事:交一些挚友,谈一次恋爱,参加一些和学习、科研无关的社群活动,以及一定要研习的几项技能:交流和表达能力,行动能力,逻辑推演和写作能力。在此我述而不作,因为这些建议足够做一个大学生的增值计划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周期之高考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qm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