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未雨
【书名】《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阅读时长】40分钟
【阅读内容】第一章第2—3节(页码26— 44)
【原文金句】
1.大脑的记忆功能分为两种:暂时保存的“短期记忆”,以及保存时间较长的“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是各人专用的“内置辞典”,每个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从这部词典里调出相关信息。
2、说和写——输入——继续说和写——输入——继续和写。平时反复做这项训练的人,能够从大脑中调取更多的信息量,长期记忆也会变得更加牢固。
比“说”更高层次的是“教”。在为了教人而事先准备的过程中,“理解信息——整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长期记忆”的量也急速增加。
3、所谓“自问自答”,是指向自己“提问”,然后自己“回答”。其实,反复进行(持续不断的)“自问自答”,正是“写文章”这一行为的本质。
多问自己,文章就会有质的飞跃。首先进行横向拓展的自问自答,然后再进行纵向挖掘的自问自答,只有学会搭配应用这两种方法,就能丰富自己笔下的内容(无所不能)。
4、反过来说,如果你想写的犀利一些,需要对自己提出犀利的问题,如果你想写的具体一些,就要对自己提出具体的问题,如果你想写得深刻一些,需要对自己提出深刻的问题。
5、“自问”的时候,需要有一种替读者提问的意识,这很重要,也就是说替读者问他们想知道的事情。
无论你如何努力想写好,意识不到的事情终究是写不出来的,只有意识到才能写出来,“意识”能为我们拓展写文章的可能性。
【原文案例】
如果想写关于自己昨天参加的马拉松比赛,应该向自己提哪些问题呢?书中案例列举出让自己自问尽量多的问题,然后去回答,就是“自问自答的训练”。
比赛的名称是什么?
跑了哪条路线?
跑了多少公里?
跑完了吗?
跑了多少时间(名次)?
开心吗?辛苦吗?
体力(速度)分配如何?
补充水分方面如何?
赛前训练了多久?
当天状态如何?
有限定时间吗?
沿途有观众加油吗?
冠军的成绩是多少时间?
为什么要参加比赛呢?
跑马拉松有什么好处?
期间发生了什么趣事吗?
周围有什么有意思的选手吗?
明年还打算参加吗?
自问自答一番之后,再从中挑出颇有感触(令人触动,意外,心有戚戚)的回答,以向下挖掘的方式继续自问自答。
自问:开心吗?辛苦吗?
自答:前半场还挺开心,后半程可就累坏了。
自问:怎么个累法呢?
自答:脚都向前迈不动了,最后5公里那速度就跟走差不多。
自问:为什么会这么累呢?
自答:忽略了体力分配,一开始跑得太快了,应该控制一下的。
自问:如果控制好会怎么样呢?
自答:估计就能按平稳的速度,跑到创造个人最好的成绩吧。
自问:跑的这么吃力,还有别的原因吗?
自答:还稍微出现了脱水症状。
自问:没有补充水分吗?
自答:途中有一次经过供水站忘了补水。
自问:以后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
自答:比赛时应该更冷静一些才行。只要保持冷静,应该就能防止出现体力分配不当,和忘记补水的问题。
作者列举以上详实案例,阐述“自问自答训练”,首先要进行横向拓展,尽可能多提问,然后再进行向下深挖的纵向挖掘方式继续问答。搭配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训练,撬动文思,就能丰富写作内容和提升立意深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