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一直在改变的路上,任务驱动的课堂肯定能让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有很多的收获,循循善诱的课堂也一定能让孩子对语文有很多的思考,诗意的语文更是能让人陶醉其中。无论是热热闹闹的课堂还是安安静静的课堂都有真实的学习在发生,那哪一种语文课堂是好的课堂?
每一个名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个专家有不同的理念,每一个领导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经历,听起来大家说得都有很多的道理。那普通的一线老师,他的课堂就不是好的课堂了吗?
一线老师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方法是哪里来的?是他们天生如此吗?哪一个语文老师不曾有着对文学的期待,哪一位语文老师不曾有着对语文的信仰呢?
这里边一定有很多人思考过,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了没有?
昨天听了一首古诗课《题临安邸》,老师确实是有诗意的老师,课堂确实充满语文味,学生在课堂中认真朗读,感受作者的想法,对古诗理解的足够透彻,情感足够丰沛。好像把五六年级的实用性语文考察的古诗鉴赏题目抛给他们做一做,检验下学习和语文实践之间是否有距离?
实践上我也是一个有人文情怀的老师,向往那种诗意的语文课堂,佩服所有那些语文课上得语文味十足的老师吗?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走到那个高度,能给学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会。
出来学习两天的时间,看到了小语界的顶流人物是怎样执教课堂的,他们的各种思考和设计都源于他们的文学知识丰富,源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思考,源于他们有着独特的自己。他们之间相同的就是在这个专业领域不断地创新,作为领路人带领大家不断前行,不同的是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有着自己独特的印记……
改变教学思维,学习专业知识,匹配个人风格,才是我们一线教师成长之路,所以,别用那些否定自己的字词伤害自己。
所以,我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课堂,这里的我不仅仅是指我,而是我们,在一线有过挣扎却仍然不放弃的老师们。一定要相信我自己就是名师,我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课堂。但是学无止境,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不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够好,而是我们要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