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砖茶不贵,一大块儿拢共才十几块钱。
大三上半学期买了一块儿,货架上摆着包装精致的砖茶,大小没有家里的大,却还比家里边买的贵。回到宿舍好不容易用勺子抠下来一点儿,热水冲了以后,结果却没有家里的味道。之后就再没碰过一次,放在柜子里任它呆着。
回家之后才知道,砖茶也涨了价,小的十几,大的三四十,悻悻然以为再也不可能喝到记忆中的老茶。
某个夜晚,无聊到翻专业课课本。母亲忽然推开门问我,茶好 了,喝茶么。我点了点头,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水杯递了过去。母亲转身出去后,我才意识到该自己去倒茶。
懊恼间,母亲回来了,递给我的是满满一杯老砖茶。
一口下去,又是印象中的味道。介于热与烫之间,微苦,微涩,没有类似龙井毛尖所谓的清香雅润,只是一股陈旧的味道,以及硬到不好弄成散碎的茶叶,所以这才叫青砖老茶吧。
后来茶罐里没有可以泡的散茶,只好自己上手抠茶。这是一个相对很漫长的过程,一刀一刀,很是费力气。抠得不注意时,刀刃儿就直接到了手指上。若没有足够大的纸张,茶叶渣直接就被崩到了外边。
儿时的夏季是炎热的,玩到口干舌燥回到家中,满满地的干一大碗凉茶最是舒爽。长大后更喜欢在冬季来壶热热的老茶,杯子捧在手中,鼻尖吸入茶香,还未入口,却暖了胃。
有些东西大抵都如此,一直喜欢着,却不咸不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