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咱们潜能发掘营请来了胡一刀老师,为我们讲述《如何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
在这个课过程中,一刀老师讲到,在发掘自身的潜能过程,由于出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和利益的考量,一定要注意避免由于受到身边亲朋好友的影响而带来的“牙买加误区”,也不要因自己在工作中的某一次小小的成绩被公司的一次表扬或肯定就飘飘然,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
他一方面特别强调优质的外力是我们发现自身潜能的重要的前提,同时又提醒我们,不要总是“自助游”或“自己点菜”,关于外力方面,老师提到的我们可以在行上找同城的新精英生涯老师,参见相关的训练营等方式,也可以事前通过做一些测试之后去豆瓣、知乎,贴吧,Q群上找和自己同类型的小组的人,看看人家拥有这种潜能是怎么发挥出来的,看你从来不知道的东西的书;利用同桌的圈子,如果你隐隐约约知道你有哪些方面的潜能,可以尝试着去参加相关的社群活动,也可以尝试着换一下自己现在所在的城市,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潜能发挥的土壤。
在企业日常工作当中发掘潜能时他讲到,通过观察企业的人才现状,企业文化,培训机制,市场定位和客户受众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找到自身需求与企业需求的相吻合的地方,从而达到双赢!它来源于自己的上司及同事,通过入职或入职后一个月,考核,项目复盘等时机去套路自己的领导。
图片来自胡一刀《如何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今天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个体与个体的竞争,而是个体背后价值团体之间的竞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此之前,通过DISC或MBIT测试等,比较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潜能,在和对方谈完之后继续完善相关的测试(领导觉得我的潜能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通过对比之后对自己的潜能和在企业中的适用状况做的心中有数;
通过在企业内部的变化激发潜能,这些变化包括了
一人多岗,岗位概念逐渐淡化,企业为开拓新市场而组建虚拟团队,会把低频使用的技能通过外包的方式来处理,随着90后逐渐走上工作岗位,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更注重工作氛围,因此,大家在发现和培养自己的潜能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的多揽一些活,多做一些跨部门的奉献分享,潜能能不能帮企业赚钱,省成本;
由企业外部变化激发潜能
跨界:共享单车/汽车,无人机等等新兴行业的兴起,能力的迁移和跨界成为一种可能。
而这种变化变现最为直接和快速的就是各大知名招聘网站。我们逛职业超市的过程中,一个是留意你从来不知道的职业,另外也要留意以前的一些老职位出现的新要求,找到关键词,探究原因,有意识的发掘和培养相关技能要求。抛开传统偏见,顺应潮流的技能应该得到尊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有意识的发现本职工作旁边的职务,大胆的去面试和了解。
另一方面,一刀老师也讲到了从自身找潜在优势(秋叶老师已经讲过了,这里一刀老师就没有展开)。找到你喜欢一件东西的最初的初心或动机!
在这里,一刀老师特别提到了:
优势:
兴趣+愿付出代价+擅学习+终有一天被赏识+不断的小成就+能积累足够的壁垒!
要做有规划的陪伴式成长
有一个自己的潜能优势发现和培养的路径图。最好有自己的假设和预算,同时在后期的实践过程中也要不断的修正自己的猜想和预算。
通过众筹一个太子经纪人团队,从而让吃瓜群众比你更渴望你成功。
一方面发现自己潜能的市场需求状况和目标群体,积累种子用户,验证了自己的载体,到底是训练营,社群,微课还是千聊;另一方面,也从中发现自己的合作伙伴(价值观和需求的认同你)和自己的渠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