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之所至,运之所途
——情真意切,儿提笔以序
人这一生会经历多少事、遇见多少人?我想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而在看母亲的自传之前,我也从未想过,在离我这么近的地方,在我的母亲身上,曾发生过这么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皆是刻骨。
我了解母亲跟我相关的部分,知道我有记忆之后的所有事情,对于这一部分,以母亲的视角再看一遍,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也旁生了许多感动,感同身受之处,更是掉下泪来。而母亲的过去,在有我之前,她如何出生、如何长大、怎么度过下放时期、怎么工作、怎么抗争、乃至于怎么与父亲相识、怎么携手前行、怎么在几年之后好不容易有了我和弟妹,这是我不曾了解的,读这一部分,则是如获至宝的欣喜、如饥似渴的痴迷。
甚至让我有一种玄妙的后悔——天呐,我那时怎么就没有想过多去问问母亲过去事情,错过了那么多直接听平凡琐碎、却又波澜壮阔的故事的机会,净顾着皮猴子一样瞎玩儿去了!真是……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许是我们这些做儿子的,难免会从自身出发,只了解母亲作为“母亲”的一部分,就放佛母亲生来就是母亲、就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母亲”的角色,而非她自己。这样的想法是多么地狭隘片面呐,也请大家不要如我一般,忘记母亲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她本身的光彩和绚烂。
何其有幸啊!我能以这样的方式和角度,看到这字字句句活泼泼呈现在我眼前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不以一个儿子的角度,只是从她的角度,去看那如果我们没有见过,便完全无法想象的那样繁复跌宕而又充盈完满的一生,去品味那无论如何也无法通过别的方式去挖掘到的、时代风起云涌之下、印刻在普通人一生中的真实注脚。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一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那历史长河中充斥着伤痛的十年,在历史书上只是一句话、在不懂历史的人眼中,只是一个名词,甚至对更多的人来说,就像是根本没有过那样一回事儿——没有那回事呀、我印象里没有啊、跟我们没有关系……是这样的吧?毕竟再如何一遍遍说着要铭记历史,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时间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时间会平等地、无差别的碾过一切,只留下面目模糊的一张脸。当同样的,对身处在历史洪流的他们,对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来说,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他们是扛过“一座山”的人,有的人没扛过去,死掉了、扭曲了、永远活在无法磨灭的伤痛里了;有的人扛过来了,幸运地、有望地,一脚踏入了得到救赎的光明里,忆起曾经,就多了一份从容,和知世事的通透。我在读母亲的自传的时候,一方面慨叹于那份起落,一边也感佩主人公的坚韧。
而再从儿子和母亲本身的角度抽离,我以旁观者的身份去体悟这本书,就又有不一样的感受。有人的一生相对平顺,没有什么波折就轻飘飘地度过;有的人的一生相对坎坷,历经种种磨难,在骨血皮肉里,刻下时光的皱褶;更有芸芸众生,行走在渺渺长河,不哀叹命运、也不放弃生活,而是坚定地向前,活成不屈的剪影、活成铿锵的赞歌。母亲给我留下的就是这样的形象,最后不期然回顾、呈现在纸面上的,是何等地心湖微澜、波澜壮阔?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简单的,因为有约定俗称的、千篇一律的行文脉络——事业和家庭,童年和青年,挫折和坦途,顺境和逆境,每个人的一生,横竖都不离开这样的主题,这是由人的社会性、际遇的相似性所决定的;但同样,每个人的一生也都是复杂的,每一个细小的起承转合都是他独有的波折,只要肯去铺陈开来,我们的一生都会充斥着许多独特的东西,并且复杂到让人望而却步、不欲细看。但这本书,也就是我母亲的自传,它所呈现出来的,却是完全地简单朴实到诚恳的、是复杂独特到几乎让人忘记这是属于某个人的一生的。很不好形容的一种感觉,如果非要我去加以解释的话,我想,大概是因为在她们的那个时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她几乎是把所有能经历的东西都经历了吧,无论是否出于自愿,她的一生都已深深地融在了时代的巨轮中,而因为叙述的主观性,我们又无法忽视那一份独特的视角所带来的独特感受。
说实在的,这本书里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经年日久的老故事,是只存在于过去的、仿若笼了一层纱一样的东西,可能如果不是专门研究专研这个的,甚至都不会去看,但怎么说呢?一句诗词,总有其出处,就像一个社会,总有其来路。只看未来会迷茫,只看现在会彷徨,只有回望过去,才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是如何发展到如今,我们现在要如何去珍惜、我们未来要如何去发展,乃至于我们该以何种姿态,去迎接生活、去面对日常的琐碎,我想,看了这本书,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一份体悟,从他人的人生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此书是时代的缩影,是厚重历史的见证。命之所至,运之所途,皆与一生所遇之人、所经之事紧密相连,更与时代影响、民族命运息息相关。读罢此书,吾等后辈自当沿其风骨,学其坚韧,无论如何不可虚掷时光、不可困于一时的起落,因为人生还长,因为前人早已印证过,只要我们心中有光,便终会抵达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未来……请铭记过往、请相信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