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几天书,有点明白了为何军师28岁就能成为复旦大学的教授。除了博览群书,会通古今之外,最厉害的便是他能非常客观理性地对事件进行逻辑判断。
今天是第三集,时间为1994年3月。
3月1日
写《政治供给》文章,观点是政府需要做的是宏观上间接的管理
上课,讲《论语别裁》:提出儒家是从人的内心出发来协调社会关系
上课,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提出尼采追求的是人生命的意义,人性的回归,但是自己最终超越了人性导致精神分裂
3月2日
凌晨看电影《推上断头台》:故事情节有点像《悲惨世界》,典型的法国风格电影,强调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中“介入”的概念:将生命意义的追求外化到外部世界中
3月3日
上课,讲《西方政治思想》:提出了伦理学世界观,神学世界观,法学世界观,社会学世界观四种方法论
3月6日
写《文化霸权和文化主权》文章:提出了两者的概念及异同点
3月7日
上课,讲《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读《管理思想史》
3月10日
凌晨读《中国古代性文化》(此处按下不表)
上课,讲《概念兑换》,讲的是思想体系需要经过语境的翻译才能理解
参加“上海市十大精英”表彰会,提出自己的人生最高境界:多写几本好的书,多教几位好的学生。(在中国,还有谁敢自称是比军师更出色的老师?^_^)
军师对事业是这样说的:“事业是我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部分,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种方式。”
引用孟子的话,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最大的快乐。
3月13日
写《文化扩张和文化主权:对主权概念的挑战》:提出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是文化扩张化,实质是价值观的输出,与文化扩张伴随着的是文化保护和文化主权
3月14日
查阅文化主权的资料,Jongsuk Chay的《文化与国际关系》,罗斯诺的《世界的混乱——变革和继承的理论》,以及詹姆斯•梅耶尔的《民族主义和国际社会》
3月15日
写《政府形象》文章:提出政府需要在价值,信誉,效率,公正和清廉五个方面注重形象
3月16日
继续写《民主的困惑》:提出了托夫勒政治哲学的背反,托夫勒认为知识和技术进步最终能带来民主的繁荣,然而事实往往是政治机器的强化和民主体制的弱化
3月17日
提出“严师出高徒,高徒出名师”的观点
3月18日
凌晨研究《MS-DOS6.0》,用电脑写作(是否是中国学术界最早用电脑写作的人?)
3月19日至4月1日这几天,没有写日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