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19酒管本 杨宇琴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但若表达的真相有偏差,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作为北师大毕业的知名教授以及具有影响力学术节目的专家,康震却在公共节目上对于流传千古的名著《石壕吏》的解读出现了偏差,为了引导教育而进行引导,无耻地引导着观众。
杜甫诗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沉郁顿挫”,言语朴实自然,主题多与底层的贫苦百姓相关,表达出杜甫感时伤世、兼怀天下、悲天悯人的思想感情。而到了康震的口中,被百姓们深恶痛绝的石壕吏变成了誓死保卫国家、为百姓服务的“公务员”与“父母官”,失去三子的老妇也舍身为国、自愿为国效力。康震甚至还称赞石壕吏夜以继日捉人很敬业,强抓壮丁也被赋予了压倒一切的正义前提和“优秀的价值观”。
此外,不少网友表示康教授毫无历史同情心,不把广大的劳动人民当人,一味吹捧为国奉献、为国捐躯。诚然,国家有难,国民有义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然而,安史之乱是由唐玄宗的昏聩直接导致的,要为其承担绝大多数的责任。可临了,却是没有任何过错的老百姓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收录在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石壕吏》被中国青少年学习着。它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一个大学教授解读古诗居然读出官腔的味道来,置百姓的痛苦而不顾,还在没有真正地学习、了解此诗的情况下信口雌黄误人子弟。此前,康震更是对此事没有做出相应的回应以及道歉,在网友的质问下频频删除网友的评论。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认识到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