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企业家,知道经济是有周期的,一味地往前冲,最后一定会出问题。商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经历了一次次危机,最终都能化险为夷,有的是靠他的能力,有的则是靠运气。这一点,他心知肚明。在很多人看来,他的命好得有点过分。
过去无论多么幸运,都不代表下次一定不会倒下,他有这样的危机意识。但有些时候,人难免会头脑发热,似乎不行动就会错失一座金山一样。如何避免自己头脑发热呢?他想了一个办法,找一个人品好、有本事的人,来做他的搭档。他负责轰油门,而搭档负责踩刹车。自己认为可以的,搭档一定要有理有据的反对。
很快,搭档就找到了。他对这个人知根知底、完全信任。他也跟搭档说清楚了工作内容,就是在重大决策上,跟他唱反调,“如果你和我意见保持一致,就没有什么存在价值”。
搭档也见过世面,对他说,这事不好做。他不以为然,说道:“有啥不好做的,你只要找到依据来反对就行。”
搭档说:“那你得记住一句话,你哪天厌烦我的时候,就是你犯错的开始。”
他说行,记住了。
开始的那段时间,两个人配合得还很默契。大家一看,即使唱反调,老板也没脾气,于是开始敢于说真话,这让公司一时间思维和氛围都很活跃。活跃逐渐带来活力,有些高管逐渐有了老板的感觉,于是开始像老板一样拼命干活。
这一点,老板看在眼里,非常欣慰。只要企业有发展,怎样管理都行。
然而,这种反调,并不代表决策就一定正确。有些事后看来的好机会,被他的反调给唱丢了,而有些搭档反对但老板坚持的决策,最后证明也很正确。这一点,被好事者用来向老板吹风。老板虽然不表态,但心里已经对搭档有所不满,不是人品上,而是能力上。
后来有一次讨论,面对搭档的坚决反对,老板发飙,说道:“到底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这话让大家都不再作声。只有搭档还无畏地说:“肯定你是老板,但我该说的必须得说。”听到这话,老板甩手就走了,留下大家在那面面相觑。
第二次讨论这个事情,明显大家都和老板意见一致,唯有搭档还在坚持。老板恼羞成怒,将搭档过去的一些错误意见拿出来批判。搭档脸也有点挂不住,最后无奈地说道:“我尽到了我的本职,会后我就辞职。”这话,让大家都很是震惊,包括老板在内。
不过,再也没有一个反对的声音在耳边嗡嗡叫,老板的日子过得舒坦多了。公司很快就回到老板一言堂的状态。事实证明,这样也没问题,反而效率更高,老板有些暗自得意。再后来,老板有一次头脑发热,一意孤行地做了一系列重大投资。这些投资最终遭遇经济下行周期,血本无归,企业也就破产了。
老板没脸见曾经的搭档,只是始终回味他那句话:你哪天厌烦我的时候,就是你犯错的开始。这个人是真的有先见之明,老板叹道。哎!哪有什么先见之明,只是他头脑太热了,连不同的声音都听不进。
哎!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