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须持证上岗?育儿小知识-儿童人格发展与塑造

父母须持证上岗?育儿小知识-儿童人格发展与塑造

作者: 周粥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5-30 15:50 被阅读0次

先从两个生活中的示例分析人格特质:

示例一、5岁的孩子想学古筝,父母带她去上了试听课后觉得还不错,就报名了,但是上了几次课后不想上课了,为了让孩子去上课,妈妈带孩子去看古筝表演,并告诉孩子,你也可以上台表演,并在家不断鼓励孩子练习,让孩子交妈妈弹古筝,慢慢的孩子对上课不抗拒了,并且真正产生了兴趣。

示例二:4岁的孩子由于家长溺爱和陪伴少,养成吃饭的时候喜欢做其他事情,比如,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等坏习惯,父母为了纠正孩子的习惯,以正面积极的方式引导,跟孩子一起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通过游戏的方式去市场挑选她想吃的食材,并告诉孩子每种食材所含的营养,回来自己参与做饭的过程,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体会做饭的快乐。通过绘本书籍给孩子灌输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分析示例一:奥尔波特强调人格结构的中心是人格的动机领域。

人格的动机领域包括需要动机(维持体内环境恒定)和发展动机(实现新的目标),而人格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源于发展动机。

孩子对古筝的新鲜感,使得他想去尝试,尝试过后产生也就是这么回事的情绪,家长通过强化古筝给人带来愉悦的快感,积极引导孩子对古筝的练习,使得学习古筝成为了一种兴趣爱好,行为对刺激产生了反应,他喜欢弹古筝,除了享乐之外不再需要别的动机。练习的原因已经与以前的任何原因无关。当动机变成统我的一部分时,动机就为本身而自行其是,不是为着外在的奖赏和奖励。

4-6岁的儿童处于自我意向感阶段,出现按头脑中自我意向行事的认识,形成了“好的自我”和“坏的自我”道德感的参照系,学习去做大人期望的事,并避免遭受反对行为。

示例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成人应该关注幼儿的需要,适当给予关怀和保护,帮助幼儿自信心形成。

游戏是幼儿情感的一种健康宣泄方式,可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岛”,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孩子通过购买食材参与制作过程,可以认识事物,获得经验,增加动手能力,提高自信心。

4-6岁时孩子目的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应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外部的刺激引起反应,反应出现的频率增加强化,强化石形成与行为改变的关键成分,习惯也就形成了,个人性格、社会规范、价值观都是强化个人特征,行为方式和观点积淀而成,合理的控制强化就能达到控制行为、塑造行为的目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特有的模式,它的特点包含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和社会学。

根据人格理论流派的认可:从出生到学龄前的时间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在遗传和环境中相互作用。好的行为习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父母了解人格形成和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让孩子在爱和自由的家庭环境中形成理想人格。



儿童青少年良好人格品质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我控制

人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身体好、性格开朗、有教养等等等等这些表现,其实就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延迟满足,延迟满足能力对自身情绪和行为的调节有重要影响,对人整个一生的发展都会有影响,因此需要我们把目标未来化,让孩子拥有一个以自我为核心元素的健康人格。

2、积极思维

同一事件,认知不同结果不同,乐观人格有很多收益,我们要正视人格的遗传因素,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孩子,接纳孩子,培养孩子积极态度。

3、自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自信心较强的孩子,通常行为积极,比较愉快,对学习有兴趣,情绪较稳定,4岁左右是培养孩子自信心比较重要的阶段。



那么如何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人格?

1.  关注早期经历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个体早期经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一种本我的需要,自我一方面如果受到威胁,就会产生防御机制。如果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也行会产生一些消极反应,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所以要更好的关注童年整个的发展。

2.  进行科学反馈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应该给孩子怎样的反馈?如果只是夸孩子聪明,会使孩子形成一种固定型思维,认为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努力,聪明的人不需要努力,久而久之就会表现为更在乎自己看起来怎么样,是否显得聪明,而不关心是否真的掌握。这是一种固定型的思维模式;

而如果夸孩子很努力,会使孩子重视学习过程,相信努力;即使是天才,也要努力,这种孩子关心的是进步,关注发展自己,在意跟自己过去比较,是一种发展的思维状态。

两种思维模式的孩子在表现的时候会有非常大的不同。从结果来看,在对孩子进行反馈的时候要给予积极、正面、科学的反馈,要鼓励欣赏,谈过程而非比较表扬,针对具体行为而不是全盘否定。

3.  营造良好环境

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中心或嵌套于其中。每个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个体发展。这是心理学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布朗芬布鲁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这个理论强调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除了受个体自身因素外,还会受到周围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孩子社会化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要从全方位、各个角度对孩子进行关注,父母起到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相关文章

  • 父母须持证上岗?育儿小知识-儿童人格发展与塑造

    先从两个生活中的示例分析人格特质: 示例一、5岁的孩子想学古筝,父母带她去上了试听课后觉得还不错,就报名了,但是上...

  •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榜样

    常听说,从事某种职业需要持证上岗,但唯有做人父母这件事不需要持证上岗,所以无从考证父母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上岗...

  • 那些把金钱看得比孩子尊严和生命还重要的父母,他们经历了什么?

    文丨Tina育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父母不持证上岗,真的很可怕。有些父母真的不配做父母。 那些为了钱财把孩子...

  • 父母持证上岗

    六月的一句戏言,如今就要成真了,真是不可思议。我当时就是好奇为什么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证,那作为父母是不是也应该考一个...

  • 焦点日记第150+139天 2021 3 26

    【做好父母的人格成长之旅 】 很多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 ,可父母却不需要 ,一干就是一辈子 ,...

  • 为什么现在的父母需要学习持证上岗呢?

    自从两会代表提议持证上岗后,大家议论纷纷,为啥以前的父母就不用持证上岗,现在的父母就需要呢?难道是我们这些当代父母...

  • 父母,也要持证上岗?

    在这个越来越讲究规范与标准的时代,父母,持证上岗,终于也要开始了。 成为父母,不再仅仅是一场鱼水之欢后的身份升级,...

  • 小议“父母持证上岗”

    近日有代表提议,所有父母都必须持合格证上岗。这个想法一听是好的,因为很多职业都要持证上岗,唯独父母这么重要的“岗位...

  • 父母需要持证上岗

      晚上,我的上二年级的小堂妹给我发作业给我检查. 我心想,怎么今天那么乖呢, 平时都是随便扯两句就挂我语音的. ...

  • 父母也要持证上岗

    这篇文章是写给我和我太太的,因为我们计划未来一两年内就要为人父母了。因为在成为父母之前做足功课,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须持证上岗?育儿小知识-儿童人格发展与塑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fh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