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学中的数学奥秘:红楼梦林黛玉“把嘴一撇”是错的

红学中的数学奥秘:红楼梦林黛玉“把嘴一撇”是错的

作者: 结缘霍金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16:51 被阅读0次

                                            赵晓凯与安鸿志交流交叉科学

赵晓凯提出“三个世界知识划分法”:人类未知世界无穷无尽! 2012年4月17日赵晓凯与霍金

—林黛玉不会“把嘴一撇”

赵晓凯按语:笔者于2019年6月14日第二次拜访了安鸿志老师,安老师从事红学与数学的交叉研究,用数学科学中的统计概率这一崭新的方法对红楼梦进行考证、索引、探佚,此次拜访,我更大的收获是,我聆听了安鸿志老师对交叉科学的深刻理解,交叉研究对于推动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进行交叉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今天发表的“夫人又有高见--------林黛玉不会“把嘴一撇””这篇文章,是安老师进行红学与数学的交叉研究的生动案例。

作者: 安 鸿 志(曾任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

某天下午,夫人问我:“在你经常翻看的杨藏本中,看到了林黛玉‘把嘴一撇’的描写。可是,在我看的《红楼梦》书中,却没有这四个字。你知道吗?”

我说:“不知道。”

于是,她把杨藏本和《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的第22回中的那段文字,都翻开放在我面前。具体如下:

(杨藏本是)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代玉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

(《红楼梦》是)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

我说:“我很喜欢这段描写。别看不足五十字,却有多项心理暗示,一是,宝钗背诵寄生草一曲竟成为宝玉后来出家的‘罪魁’,二是,黛玉对宝玉赞宝钗无书不知有嫉妒之意,三是,黛玉对宝玉称赞宝姐姐含有醋意。这真是妙笔生花。不过,在这两个版本中,一个有‘把嘴一撇’四个字,一个没有,这的确是明显的差异。但不知是否值得关注。”

夫人说:“值得!我认为,林黛玉纵然挺小性儿,可她毕竟是高贵的娇小姐,自尊心极强,她不会用‘把嘴一撇’的俗态来表达感情。况且,这与她说出的高雅诙谐的谑语,极不相承。你说是吗?”

听了她的分析,我很激动的说:“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一定仔细考察,为什么在杨藏本中会出现那四个多余的字。”

此后,我考察了现有收藏的手抄本,以及程甲本和程乙本《红楼梦》,引录了在这些版本中所出现的与如上引文相应的文字(详见附录一)。其中

(程乙本是)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

在其中出现了“把嘴一撇”,与杨藏本相同。在其它八个可查到的引文中,与前面《红楼梦》中的引文类似,都不出现“把嘴一撇”。在此特别指出,杨藏本中的第22回,是收藏者借程乙本补抄的,换言之,在被考察的版本中,只有程乙本使用了“把嘴一撇”四个字!

如此结果,激起我普查在各版本中出现“撇嘴”的情况,普查结果详见附录二。以下叙述其中的主要内容。

在程乙本中,出现了7次含有“撇嘴”词义的字句,其中在前80回有6次,在第91回有1次。“撇嘴”含义有如下几种形式:

撇着嘴摇头、把嘴一撇(3次)、撇嘴笑道、撇嘴道、嘴唇一撇。

除了程乙本外,其它被考察的版本都只在第80回中,出现了与程乙本相同的“嘴唇一撇”四个字,而且,在庚辰本中还有异样之笔(见附录二),特引述于此:

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咧,(有批语:画出一个悍妇来)鼻孔里哧哧两声,冷笑道……。

其中“撇”字是被圈删过的,在侧旁用“咧”字替代。

基于以上的考察结果,我给出以下几点探讨分析。

第一点,从程乙本中出现的7次撇嘴的案例(见附录二),以及在庚辰本第80回引文中所附带的批语,完全可以理解,林黛玉不会先“把嘴一撇”,再说出那样高雅的谑语,还把湘云斗笑了。

第二点,在前一点的启发下,自然要问,那“把嘴一撇”是谁的手笔?为此首先想到,除了程乙本拥有前80回中的6次撇嘴外,其它版本只在第80回具有与程乙本相同的“嘴唇一撇”四个字。尽管只有这一处,在庚辰本中还出现了改“撇”为“咧”字,说明有人对“撇嘴”一词持怀疑态度,这又增强了程乙本中独有使用“撇嘴”的信度。再考虑到,从程甲本出书到程乙本出书,经历不足一年,而程甲本中的“撇嘴”出现的频次与其它脂批本吻合,显然,程乙本中出现的7次“撇嘴”属于高鹗手笔的可能性极大,因为难以提出其他可能性。

第三点,继前所言,还会发问,为什么在程乙本之前的稿本中几乎都不用“撇嘴”呢?这是语言学的问题。在笔者的多篇博文中也涉及过类问题,不妨模仿此前的考查方法,查阅明清小说中是否出现“撇嘴”、或者相类似的文字。其结果很简单,除了在《儿女英雄传》中出现了6处,例如,

邓九公听了,把嘴一撇,道:“甚么?……”;

在其它被考查的小说中都未见一处。

由此不难想到,“撇嘴”一词从无到有,再到被公众认可,可能经过了较长的时日。比如,今天有人说“别笑”,不会再被误认为是“另一种笑”了。如此说来,在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期间,“撇嘴”一词可能还未被广泛使用,在四十多年后,当高鹗与程伟元修改程甲本时,“撇嘴”一词不但可用,而且形式也多样化了。(2019/6/12)

附录一,各版本中第22回中相关的引文:

(杨藏本)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代玉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到晚方散。贾母深爱那…

(程乙本)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到晚方散。贾母深爱那…

(程甲本) 宝玉听了,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

(庚辰本) 宝玉听了,喜得拍膝画圈,称【之】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到《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带有脂批:趣极! 今古利口莫过于优伶。此一诙谐,优伶亦不得于此急速得趣,可谓才人百技也。一段醋意可知。】

(蒙府本)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無唱《山门》,你到《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带有脂批】

(戚序本)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無唱《山门》,你到《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带有脂批】

(舒序本)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绝,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有唱《山门》,你到《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

(列藏本) 宝玉听了,喜的扣膝(画)圈,称赏不绝,又赞宝钗无书不知。代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未】唱《山门》,你到《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

(甲辰本)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至晚时方散。贾母深爱那…

附录二,在程乙本中出现“撇嘴”的引文

(第7回) 周瑞家的悄悄儿问道:“二奶奶睡中觉吗?也该清醒了。”奶子笑着,撇着嘴摇头儿。

(第16回) 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凤姐把嘴一撇,道:“哎!往苏杭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点世面了,还是这么眼馋肚饱的。

(第21回) 紫鹃递过香肥皂去,宝玉道:“不用了,这盆里就不少了。”又洗了两把,便要手巾。翠缕撇嘴笑道:“还是这个毛病儿。”宝玉也不理他,忙忙的要青盐擦了牙,漱了口。

(第22回)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戏,到晚方散。

(第35回) 宝玉故意说不好吃。玉钏儿撇嘴道:“阿弥陀佛!这个还不好吃,也不知什么好吃呢!”宝玉道:“一点味儿也没有,你不信尝一尝就知道了。”玉钏儿果真赌气尝了一尝。(在杨藏本中有后补撇嘴两字!)

(第80回) 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哧两声,冷笑道:“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

在庚辰本中,有如下文字:{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咧,(批语:

画出一个悍妇来)鼻孔里哧哧两声,冷笑道:“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 }

(第91回) 金桂听了这话,两颧早已红晕了,笑骂道:“小蹄子,你倒象偷过多少汉子似的!怪不得大爷在家时离不开你。”宝蟾把嘴一撇,笑说道:“罢哟,人家倒替奶奶拉纤,奶奶倒和我们说这个话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学中的数学奥秘:红楼梦林黛玉“把嘴一撇”是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gb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