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转款的时刻
满头银发的老苏来到银行营业厅时,厅里只有十个八个顾客。这家工商银行的营业点就设在他居住的小区附近。租赁他们房产开酒店的老板,每隔半年就会把租金打进他在工商银行开的帐户。因为方便,家里人平时存取款事务也多在这营业点办理。这回,他是专门过来给上大学的孙子的银行卡上打入一笔款。如果不是因为儿子、媳妇结伴去了新、马、泰旅游,家里这些琐碎事情也轮不到他来操办。
老苏是本地人。得益于这些年的开放政策,城市扩展,有土地的老苏一家也因此富裕起来了;家里在城中村建起了两幢楼房用于出租,还有几间临街铺面的收入。光是房屋租金一项的收益,一年下来也有近一百多万。这还不包括股票和其它收入。因为有钱,家里的日子就过得很轻松。不需要再像从前那样经常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
但他也有他的烦恼。孙子读书读得很差劲,高考只考上个三本。但孙子却喜欢炫富。老苏汇款的用途,据孙子在电话里说,是要请他们大学全班同学在圣诞节时出去大嘬一顿的资费。9月初离开家的时候,他父母给了他多少,老苏不知道。但从他那里,一次就要了3万。他的儿子则喜欢赌,喜欢玩车。经常一赌就是一万两万。而说到换车,儿子已经换了第五辆车。今年,买的是一辆80万左右的陆虎。
这个家因为有钱,子孙都没什么出息。这些年,对这些钱的管理,老伴总是说,钱留着干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们爱花,就由他们花去吧!现在,他对钱已经麻木了,无非是些数字。他也不知道这钱多,对这个家对儿孙来说是好还是不好。老苏那个如今也退了休的、曾经在中学当过校长兄弟说,钱是把双刃剑。哥啊,你是在培养享受型人才!这个有文化的兄弟,说话带着调侃味,且故意避开“败家子”这个词!
老苏从取号机拿到了排队的序号,然后在大厅的排椅上悠闲的等候。他注意到了身边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女子怀里抱着一个二岁大小的男孩。看那衣着打扮,老苏猜想,应该是一对农民工夫妇。他们是在办卡转折业务。男人在一边的台子上写汇单。年轻的女子在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
女子就坐在老苏身边。她说的是四川话;妈,你现在咋了嘛?女方的母亲说,摔了腿呗。啥子活都不能干。女子说,你看要汇多少钱嘛?女子母亲电话里说,我咋个晓得要用到好多嘛!年青男人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他问,你妈说要汇多少?女子说,具体数目她也没说多少。我看,三千五千总是要的吧。男人咬了咬牙,说,那就给五千吧!他把原来填写好的3000额度的汇单撕成两半,扔进了废纸篓里,另填一张5000元的汇单。女子似乎心算了一下,说,那这个月我们就透支了。男人说,透支就透支吧,情况特殊嘛。算是孝敬老人。
服务窗口的叫号声音提示,已经接近了他们手中的号码。女子看到她的男人此时还没有把汇票填好,就对身边的老苏说,大爷您几号?老苏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排队号,比他们的号要排后两位。女子说,要不我们换一下。大爷您先办吧?老苏说,我不急!你们先办吧。
苏老手里其实是有个金卡的。因为是存款大户,银行方面特意给他办了个金卡。有了金卡,他如果要在这家银行办理业务,可以优先不用排队。但他很少到银行。而每一次去,他都不想使用这个特权。他想,一个退休老人,能有什么急事?他就愿意这样慢慢等,感受慢生活。
打工的男人把汇票填好后,窗口正好了叫到他们的序号。男人于是把填好的汇票拿到窗口,把钱汇了。在一傍的老苏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走出银行,心里就在想,看得出来,这对打工的年轻人没有什么钱。但他们有孝心。没有钱,生存肯定会拮据。可是他们有青春。青春多好啊,如果能用钱交换,我会毫不犹豫用他的财产去交换。
就在服务窗口叫到老苏的顺序号前,他特地拾起了那对年轻夫妇丢弃在废纸篓里的废汇单。在给孙子汇钱的同时,他让窗口的服务员按照汇票上面汇款人的卡号,往那对年青人的卡里打5000元。
2014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