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丨暑邪是盛热阳邪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丨暑邪是盛热阳邪

作者: 悦读的快乐 | 来源:发表于2022-08-21 21:34 被阅读0次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署。——《素问•热论》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刺志论》

    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

    暑邪的病称为暑病。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曰:‘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说明暑与温是同一病邪,发生在夏至之前者称为温病,而暑病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而且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这在六淫中是独有的。

    暑为夏季的主气。《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指出了暑邪的性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记载:“夏伤于暑,秋必痰疟。”均概括了伤暑所致的症状。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暑邪乃夏季的火热之邪。由于夏季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故暑邪与其他季节的热邪相比,除具有一般热邪的发病特点外,还有其独特之处,即炎热的特性,比其他季节的火邪更盛,因此暑邪侵犯人体会出现一派热症象如高热、面赤、目红、心烦、脉洪大等。

    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暑为阳邪,主升主散,加之在炎热的环境中出汗是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一方面耗伤津液,另一方面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律泄,导致津气两虚,甚至气随律脱。故临床上在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的基础上,还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素问,刺志论》说:“气虚

    身热,得伤暑。”

    暑多挟湿。暑季不仅炎热,而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暑热湿气弥慢空中,故暑邪常挟湿邪侵犯人体,因而临床上除有发热、烦褐等暑热症状外,还可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溏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常见的暑症

    【伤暑】

    身热、多汗、头痛无力、气少倦怠、恶心、胸闷、口渴喜饮。治疗时应该解表清暑。

    【中暑】

    突然发病、头晕痛、恶心呕吐、身热、烦躁、无汗,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发冷、脉大而虚,或虚而数。治疗时宜用芳香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丨暑邪是盛热阳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kb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