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没有真相。做考古工作的意义不在于真相,而关乎大概。
上个礼拜吃的几顿饭?都吃了什么?还记得吗?自己上个礼拜的事,自己都不一定记得住,更何况几百几千年前,又是别人做的事,你凭什么做判断尼!
历史有记载的东西,如何去分析倒是一件趣事。下面以焚书坑儒为例吧。
秦朝靠法家得了天下。二十级军功制给秦国人打开了上升通道(跟如今的高考似的),秦国人打仗砍的人头就是钱,就是官位!
冷兵器时代,胜负很大程度上并不靠人数,靠的是一股勇气与斗志!为什么这么说?冷兵器时代,每个军人的视线都只能看到很有限的一小块儿。如果肉眼所及的区域都是颓败之相,心就会慌乱,缺乏斗志。
仗打完打扫战场的时候,可以判断一只军队是否凶悍。如果尸体的面部都是对着敌方阵营,便可知这只军队的阵亡军人都是冲锋冲死的,很能打;如果是对着己方阵营,且致命伤由后造成,那基本上就是溃逃的时候从后面被追杀弄死的。
秦朝得了天下,秦始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出现了——国家如何治理?
是继续之前的分封制,还是搞中央集权?两派意见就出来了。儒家代表认为,应该继续分封。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就现在已知的十个朝代中,也是八百年的周朝最长啊!再说之前都是分封制啊!您秦始皇把孩子分封到各地当王,他们都是亲兄弟,可以和平相处,有外敌可以同气连枝,秦帝国可以长治久安啊!
法家代表说话了,如果分封,就算这代没问题,下一代关系就远了,再往下推,到了第六代就远成什么样了尼?远的都出五福了!出了五福,那是连结婚都可以了啊!所以必须集权,不能分封。
结果自然法家辩论会的胜嘛!那么还在坚持己见的儒家,以及到处宣扬自己观点的其他家,就都被“坑”了。除了种植养殖业的书,以及医书,其他的各家各派的书,都从民间被收上来,烧掉了。
注意哦!是民间的都收上来烧了,不是说秦始皇把书都烧绝种了哦!皇室还是有这些书的收藏的,只不过民间的都不允许存在。
后来嘛,那可真是——坑灰未尽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项羽,西楚霸王!打仗那是一把好手。据说当年,刘邦和项羽都是见过秦始皇出行的。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翻译成人话——这真是个人物啊!很敬佩!项羽尼?他说——彼可取而代之!翻译成人话——我分分钟就把他位子抢了!两者气量就是差别如此之大。
项羽统一了天下,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以及秦朝的其他宫殿,烧的那是干干净净!据说光烧宫殿,就烧了三个月,而且火还没灭,可见当时下手之绝!
项羽为什么烧宫殿?很好理解,宫殿就是秦的标志性建筑嘛!而且如此宏伟的建筑,如此的震撼人心,不把宫殿烧了,秦人要是反扑怎么办?必须把秦人的精神世界打垮!
为什么不把书留下尼?刘邦这么评价过项羽——他气量赌短,又不会用人,身边谋士只有个亚父范增,还给他气跑了。我有张良、陈平、萧何等谋士,还有韩信给我打仗,他怎么能不败!
说到张良、陈平和萧何,那个个都是顶级的老司机。就说萧何吧,项羽的仗打的是顺风顺水,一路砍瓜切菜就成功了,一生就败一次,因败而死。刘邦那儿是被虐成狗了!五十多场败记,很难堪的数据啊!
任何时代打仗,都要做两个方案——打胜仗的方案与打败仗的方案。为什么尼?因为不能打了败仗就全部死绝啊!总得想想怎么苟活于世,东山再起吧!
萧何就是个败仗达人,居然能让刘邦五十多场败仗打下来,还能有人有马有战斗力!你就说牛不牛!
项羽不用读书人,自然对书没概念。秦皇宫的珍宝他肯定拿完了(不会傻到连宝贝都烧的),但是最最宝贵的书,他是真没留下来(估计正好拿竹简助燃了)。
焚书不是赢政过,罪魁祸首乃霸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