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呆在了这个本不算是我故乡,将来却要会成为我孩子故乡的地方。
刚工作时候没有钱买车,也没有能够预料到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小汽车可以迅猛的普及,价格下降达到一般家庭都可以去买的程度,所以居然这很多年来一直是公交车出行。又出于一直在顺德工作的原因,坐的最多,最熟悉的也是顺德的公交车。
早些年,公交车主要在镇区里面,片儿村里面,串来穿去的。因为小汽车的降价潮流还未发源,坐公交车与骑摩托车在当时仍是主流的出行方式。再远一点的去往其它区,至于去佛山广州等地方,也都有各式的大型公交车可以选择。
坐车的人多,车内就拥挤,连站着的空间时常都是不够的。那时的车里车外都是比较热闹的。买菜的老太太们,高声对着隔离老远,另外个相熟的人喊话式地聊天。有一家子一起坐车,小孩子们有的不适应,高低不同各种哭喊声的。也有些工友同事聚一起,或坐或站,闲话厂里各种问题的。也偶然会听得生财之道:两三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聊着说哪支股票居然涨停了,一天赚了好多钱的。说完还四下里望一望,好像要检视一下周围是否有藏着羡慕的目光。
虽然拥挤,车声人声亦是交织,但大家每日很是习惯这样场景。手机在当时仍是电话联络的工具。不似现在,人人拿在手里,时时刻刻要盯着那块小屏幕。
拥挤的时候站着的人总是比坐着的人多,站着的人两只手要时常扶着车上的东西以固定自己,那躺在口袋里面的手机就自然成了毛贼们的目标。尤其有些人坐的站点多,就更容易被当做窃贼们的点心。若是在下车们前突然听到一声大喊,十有八九那就是手机丢了。这曾经大喊的人里面,也没少了我一个。直到现在我仍想不起来,当日放在裤袋里的手机怎么就不见了。只记得大叫一声后,有人同情惋惜,有人痛骂毛贼。也有好心人建议说请司机停车查一查。多数情况下司机是不予理会的,毕竟司机的责任是确保行车安全。不过在路况好的时候,司机会偶尔侧脸过来教授受害人几句关于防盗的经验。
现在竟然不能很清楚地记起来当时公交车的外观。只觉得车是大,一排的窗,每个窗口倒不是很大。好像从外面看总是五颜六色的。现在回想,大概是因为总是有有各式各样的车身广告。时间久远,广告是忘却了,只隐约记得颜色是缤纷多彩的,如同那时候坐车的乘客,都很有朝气似的。
不能确切的说,什么时候起,平日里坐公交车的人就慢慢少下去了。大约是公车换成有绿色车身,大大的透明窗户,又或者是可以探索发现新世界的漂亮屏幕手机兴起的时候。新增了很多线路连带着一些新车。大部分线路新换的车都佩着统一的涂装。前面整个车头是大片的透明玻璃,无论乘客还是司机透过去看前方路况,都是明了的。乘客们的心境却是不尽然如那透明玻璃般舒畅,因为马路上各式小汽车多起来了,堵车已然在各种对话场景中成了高频词汇。车身侧边也大都佩了宽阔的明亮的玻璃窗。统一的草绿色涂装取代了以前各式的广告贴画。远望去,公交车像是现在孩子们有趣积木中绿色的一块,不再是以前流动着,有些年岁的纸板广告画了。
车上的乘客好像一下子无趣起来,或者说像是日本式的文明起来了。上下班的时候,女乘客比男乘客们多,但是多半也不再见有人聊天了。有人戴着耳机听些东西,有人在手机上浏览着新闻,有人在对着屏幕打字。各式的情绪,似乎都淡淡地,轻轻地在各自的手机底下悄悄地,寂静地被消化了。偶然发现一起下车的三三两两个女人们,看见她们下了车,站台上交谈两句才猜出来原来他们一起同事。
遇到有年纪大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妈妈上车,前排坐着的乘客会主动站起来让座。得了座位的人都及时说声谢谢,让座的人微微一笑,挪动两步,便继续低头钻进那手机屏幕了。
不是上下班的时间段,班次就稀疏了。上了车都能找到现成的位子。车内依然是安静的,就连老太太们之间的交谈也变得温柔起来。有些司机可能赶时间,老太太提着篮子还没就座,车身已经开始启动了。另外旁边坐着的一位,赶紧一把将这摇晃着的手臂抓到自己身边就势坐下。坐下来的也不急着道谢,彼此看看,会心一笑,“你今年多大?我今年72” 。由此展开车上可能唯一的,有着真人笑声地聊天。
只有孩子们依然不受影响地在车内欢歌笑语,尤其集体上学或者下课同乘一车的时候。话题却是一届一届地变迁了。早先孩子们集中于交流漫画,电视剧里的些人物。至于现在就多元了,有聊手机游戏的,有聊明星的,也还有钟情于漫画的。想着大约是洋溢着的青春气息不会被手机信号覆盖的缘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