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忙!
感觉每天忙的团团转,像陀螺一样旋转于各类事项中;
桌上满满当当的未完成文件还是一样纹丝不动的堆着;
前几个月出游的照片仍然一动不动的摆在相机里等待处理;
准备提笔撰写的游记还停留在标题阶段;
一天的时间似乎干了点事,可细细一盘算又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干成。
同样都是24小时,为什么我的时间就像清仓货一样的廉价,用着别人几倍的时间去完成同一样任务。
"时间都去哪儿了"效率的低下,是方法的缺失
上月初参加了大学的同学会,同学们互留了彼此的联系方式,习惯性的加了微信,便顺手刷了下他们的朋友圈。其中,一位辣妈的朋友圈闪瞎了我的钛合金眼:充电升职,运动健身,旅游出行,打扫带娃。每天的24小时在她手里就如72小时那样耐用。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之间产生了这么大差距。是智商吗?NO,曾经的我们相差无几。
那是什么?是方法 ,是目标。说好的今天要开始看书,翻了两页,又不自觉的拿起手机刷刷微博,翻翻朋友圈,看完一圈回来后发现原来过去了2个小时,又该洗洗睡了,然后一夜无成。第二天痛下狠心,反复地对自己说今天一定要开始看,然后呢,看两页又开始发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不会用方法,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迷茫了,困惑了,就想躲进微博,藏到朋友圈去寻求庇护。我要走出这个怪圈,摆脱现在的状态。
断舍离,抛开诱惑和多余信息,专注于目标项目
信息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信息,每天各种信息蜂拥而入,是不是都是你所需要的呢?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说过:“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极简主义推崇的“断舍离”就是教我们屏弃那些不重要的事项,将精力留给重要的事项,这种方法在职场生活同样适用。
斯科特·扬的《超效率手册》中提到的三种方法,就是断舍离的升华,书中提到:
『双流理论』创作过程中需要收集素材,提炼素材,最终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若一路直行,不幸遇见前方堵塞,则后续无法前行。写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短路,无处下手,在初遇灵感的火花渐渐冷却之后,瓶颈期随之到来。借用 斯科特·扬 的方法,将复杂的事情拆开做,通过分解它们来减少完成创作的时间,分成冒出想法和筛选想法两个过程。
『框架理论』也可以理解为“指明灯效应”或者Deadline 导向思维。框定几个重点内容,设置完成时间和目标,不用“尽快”“马上”“一会儿”等非明确性指示。结合5W理论WHO(这个任务由谁做),WHAT(项目内容),WHICH(用什么样方式阐述或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展示),WHOM(写给哪类读者,普遍大众OR 专业人员), WHAT EFFECT(要达到什么效果)将选定区域进一步细分,然后有的放矢,向已经设定的目标冲刺。
『制定出口策略』我称它为“激励效应”。在走山洞的时候,即使你明确的知道你要走的山洞就200米长,可走着走着你也会迷茫,数字的逐渐缩小也不及那洞口透出的微弱亮光所带来的兴奋,那一束微光就是作者所说的“出口策略”。在长时间的忙碌之时,想想完成任务之后的长假,是否又满血复活。
双流理论是桌面上的那张棋盘,框架理论是那棋盘上的棋格,制定出口策略是你赢棋后的称赞和加赏。
这些方法听起来好像很深奥的样子,其实用起来并不难,只是在日常的职场工作中忽略了它。
1.准备一本小本子,随时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法,以及某些不是你的工作内容却和你工作内容相关的一些小技巧和小套路。无需分门别类,按序记录在册即可,若有特殊情景要特别标注。以后再翻阅的时候,可以特别讨论。“温故而知新”也许你下次翻阅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想法,用有色笔在旁标注新看法,感受思维进阶的碰撞。
2.开始一项工作前先要明确任务要求,目标,时效等信息,了解客户需求。根据工作指示的内容,划定范围,划分模块,各个突破。
3.草拟一个安排表,先从细致的开始,等到效率逐渐提高后,再改为大项。完成一个划掉一个,看到满满的已完成,你是不是会很有成就感。当这一切的行为慢慢地变成一种习惯,效率也就自然提升了。
4.学会劳逸结合,利用番茄时钟,每25分钟工作间留一个小小的BRAKE,赏自己一个苹果,或者换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先完成。难简工作相互搭配,给自己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不然死啃困难项目,几天都没完成一个,我想再有毅力的人也会有点小失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借鉴这些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学会舍弃无效信息,减少干扰,从而提升自己的效率。让我们一起加油,希望一个月后能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
参考书目:《超效率手册》[加] 斯科特·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