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国解读:钟会,造反不是闹着玩的

三国解读:钟会,造反不是闹着玩的

作者: 明哥明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5-24 13:45 被阅读0次

钟会,字士季。

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军事家、书法家。

钟会从小有才,精通玄学,擅长出谋划策。

公元263年,钟会被任命为西方面军司令、主管关中军事,主持伐蜀获得成功。

钟会当时年仅四十,没老婆孩子,决定用二十万人马来一把梭哈,ALL IN。

钟会协同名将姜维,强强联合,以郭太后遗命之名起兵,讨伐司马昭,却因部下兵变没能Hold住,死于乱军。

为何钟会无法成功?

一,名义。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郭太后已经死无对证,谁知道钟会的遗诏上的印鉴是否用萝卜雕刻的?

况且,郭太后曾经废过曹芳、曹爽,骂过曹髦,现在又要杀司马昭。

到底要干什么?

司马家族已经铁板一块,干嘛还要去撬?

魏国兵将的思想出现混乱。

二,人质。

魏国为了防止将领作乱,洛阳都扣押了家眷。

如果谋反,家属的性命难保。

本来魏国将士立了大功,准备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现在钟会又整这么一出。

打赢了,封赏也不会更多。打输了,就全没了。

谋反,是诛九族的大事。

魏国将领,实在对钟会的谋反计划不感冒。

三,实力。

钟会原本是参谋,并非方面军大将,很少独自带兵的机会。

钟会对关中军团的掌控,还不如邓艾。

诸位魏国将领,也都非钟会的嫡系。

没有将领的支持,钟会根本无法指挥大军。

姜维虽然愿意合作,如果钟会杀掉魏国将领,自己就要被蜀国兵将裹挟,难以自保。

所以,姜维劝说钟会尽早下手时,钟会犹豫不决。

导致消息走漏,乱军攻入宫殿,寡不敌众,钟会、姜维先后身亡。

四,其他。

王元姬、辛宪英,早就提醒过司马昭,钟会靠不住。

司马昭也早就对钟会有所提防。

让邓艾、钟会分别领兵,就是一种牵制。

后来司马昭让贾充带兵一万去汉中,自己亲帅大军十万屯兵长安,就是为了逼迫钟会自己谋反,杀之名正言顺。

总结

钟会当时的地位比较尴尬,如果放弃兵权,安心练字,有可能还获得善终。

自负是自负者的墓志铭。

钟会在后世被奉为瘟神。

如果钟会有知,不知道应该大哭,还是大笑。

诸位看官,你怎么看?

相关文章

  • 三国中的价值冲突

    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可每看一次三国还是觉得热血翻涌,这里的英雄太多,曹操煮酒,...

  • 蝴蝶效应

    之前有一次,我早晨被我的六点钟的闹钟吵醒,我想关了,继续睡,可是转念一想:继续睡的话会晚点的,上学晚了可不是闹着玩...

  • 第一百一十九回 邓艾,钟会,姜维都死了。司马昭死了。司马炎称帝

    姜维献计,钟会抓邓艾。 钟会想造反。怕手下不听,就把手下将领抓起来,结果被手下的人杀了。姜维也死了。 邓艾的仇人杀...

  • 《广陵散》绝响

    嵇康可能因为长得太帅又才华横溢,被楷书大家钟繇的儿子钟会一直嫉妒,抓住机会诬陷他参与造反,被判处极刑。 汉魏时期,...

  • 出来混 | 早晚要读《三国演义》

    金圣叹先生曾经说过,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 最近花了两周的...

  • 魏延造反比窦娥冤还冤

    魏延造反比窦娥冤还冤 三国演义最后把刘备早起看重的人才魏延写成了叛徒,那么魏延真的是叛徒吗? 不是,那只不过是...

  • 三国历史上谁死的时候最让人心碎?

    我觉得是姜维。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姜维不是自杀殉国,而是被不愿意随同钟会...

  • 写作,不是闹着玩的。

    晚上下班回来,翻开曾经的旧课本,不足二十分钟,睡意袭身,沙发上小憩余钟头已是九点半,想到未写的工作总结,又加意酝酿...

  • 自律不是闹着玩的

    今天早上起来,忍不住跟那位抱怨“忍饥挨饿恁多天,怎么一斤都没瘦下去!”其实,想想,原来瘦下来根本不是外界的...

  • 爬山,不是闹着玩的

    都有快3年没爬过山了,因为集体活动,参加了一次整整2个小时登山活动。不是那种登山步道,而是那种一人通过的山间小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解读:钟会,造反不是闹着玩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nf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