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记者是个抱怨者、责难者,提供建议,辅佐正确,指导国家。
四家敌对的报纸远比千家刺刀更叫人害怕。”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领袖
《光与热》是由美国新闻界传奇记者、主持人迈克·华莱士,以及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新闻学教授贝丝·诺伯尔合力撰写的新闻学著作。在前言中,两位编者将本书定义为“有关如何制作好新闻的,甚或是伟大新闻的”。
为什么将一本写新闻的书命名为《光与热》?华莱士解释道:“光就是真相,热就是戏剧性——正是这两者使得人们一晚接一晚地收看同一个新闻节目。”他还认为,光与热一起为坚实的新闻打下了基础,缺少任何一项都不够理想。
然而,教授如何去报道一篇新闻,并非该书的全部。当代新闻行业渐渐入不敷出、职业竞争愈加激烈、信息传播模式急剧变迁的现状,给新闻从业者、尤其是记者,提出的新的技能要求。回顾过往、关注当下、推敲未来,《光与热》给出了新闻从业者需要汲取的教训、可供努力的方向。
“我们都将新闻看作教育的工具,”迈克与贝丝写到,“而非刺激人神经的兴奋剂。”他们认为,无论是经济上的挑战,还是传播媒介的变更,都不会消解新闻业。
他们还强调,现在的记者,比以往更具一种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去帮助人们理解复杂而富有争议的各类事件。“我们希望这些书页里的故事、经验和思想能有助于激励年轻记者们接过他们应该接过的火把——也教会他们所需的基本技能。”他们如是说。
二
“记者的职责就在于披露真相。新闻工作就是要回到事实本身,查阅文件,找出记录,并将之报道出来。”
——诺姆·乔姆斯基,教授兼作家
究竟是报道什么更重要,还是怎样报道更重要?不同的记者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很显然,新闻存在的根本在于提供信息,“新闻”的意思是发掘新东西。也就是说,首先要确定报道对象有报道价值、意义和可供挖掘的内涵,围绕其所制作的新闻才有存在价值。
现如今,新闻更加注重轰动效应。“‘轰动’一词本无不妥,”迈克说,“虽说如此,记者还是应该让他们的报道有教育意义,而不只是给读者带来刺激。”注重技巧性的、故事性的写作,也许能夺人眼球,但实在说不上是新闻报道——用故事来形容,或许倒更加恰当。
一则报道需要那种能吸引人进入故事的冲突和戏剧性,这便是热,即故事在情感上的拉动力;一则报道还需要信息,这便是光,也即一则好新闻所能带来的新知识。
客观、公正、平衡,不偏不倚地展现真相,则是记者在思考怎样去报道新闻时所应遵循的法则。不过,关于记者到底应该秉持中立还是开口倡议的问题几乎可以追溯到电视新闻之始。
经过漫长的缠斗,客观报道最终占据了上风。纸媒逐渐将观点性评论与客观性报道分栏撰写,而广播媒体中,“鼓吹性报道”也脱离了严谨的新闻栏目——可笑的是,它如今摇身一变倒成了许多电视台晚间的新闻脱口秀,占据了晚间收视率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以《暴走大事件》为代表的新闻评论类网络脱口秀节目也渐渐走红,这类新闻脱口秀常常搜集猎奇、罕见的“奇人异事”进行点评,而涉及到当下时事热点的内容,则常以调侃或煽情的形式挑逗观众的痛点。
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则是另一类的新闻评论节目的代表,这类报道常搜集对社会有正面引导作用的典型进行报道,以引导社会风气——尽管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三
“我现在有一个心愿:在发微博变得不可或缺之前退休。”
——巴尼·弗兰克,美国众议院议员
网络媒体、自媒体的发展,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也对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挑战;当代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往往良莠不齐。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道德伦理,也始终不成系统。
对新闻业的新人而言,这极不友好。因为这意味着你要靠同事的口头传授、零碎经验的指导和亲自的体验,才能了解中国媒体运作的边界和原则。
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野蛮生长,消解了大众对文字的信任,也在根基上动摇了新闻业的存在基础。
在过去,人们对文字具有更强烈的敬畏感。那时候的任何一个铅字,都来源于一个获得了出版社和编辑认可的作家。旧时,文字的付印意味着长周期的斟酌和制作。但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了面向大众发言的机会。不再需要漫长的斟酌和审核,只需要敲敲键盘,你就可以表达你的意见。
低廉的发言成本,以及自媒体追求流量变现的商业本质,都让文字——或者说信息和观点,变得廉价而不可信。
媒体演变的过程中,新生的自媒体本应承担起筛选、过滤信息的责任,但认真的核查意味着文稿制作周期的延长、审核队伍的扩大,也就意味这消息时效性的下降和商业成本的增加。
现在,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在提议报道一则新闻时,编辑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这个故事要花多少钱?”而不是“这个故事是否值得报道?”而这通常也由不得编辑来选择——这是为现实所逼。
在过去,纸媒、广播媒体当然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但那时建立媒体的成本比自媒体的运营成本要高昂地多,竞争比现在小的多,因而可以采用这样的长周期制作模式。竞争小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各个传统媒体差异化程度较高。一家本地报社和一家全国性报社相互之间的竞争较弱的,因为两者报道侧重点的不同。第二点,新闻市场较为固定。因为传播媒介的原因,一个城市的本地报社,想要渗透进另一个城市的市场,成本极其高昂。但现在,信息时代的特点让报社的地理定位趋于模糊,网络媒介的诞生也让媒体渗透成本渐渐被抹平——每天,各个网络媒体间为了争夺浏览量,都在白刃相搏。
“过去,主流报刊的记者一天只要写一篇报道。他们可能会工作一天,有时候工作到深夜,赶着截稿时点交上报道,第二天又是如此。”贝丝和迈克尔写到,“但这种形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尽管报纸还是一天只印刷一次,读者现在期望报纸的网站可以一天24小时更新新闻。
记者安东尼·拉米雷斯指出,由于网络所要求的快节奏,现在不再有时间核查送往报纸的新闻稿和其他信息。“现在,我常常不加评估地立即把一些官方消息方到网上。”拉米雷斯谈到,“这不是《纽约时报》过去的风格,但他们现在的确是这么做的,因为这样才能为网站带来流量。”
竞争的加大,导致媒体——特别是中小媒体和本地媒体,开始缩减报道预算和经费和裁员。这样做导致原创性报道减少,而原创性报道却正是中小媒体留住读者的关键。读者的流失进一步导致了新闻业的不景气——这是一个死循环。
四
“你明白的,一切都在于讲故事。这就是新闻的全部。”
——汤姆·布洛克
新的时代背景给记者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这也是《光与热》一书的落脚点。
“我们聘用的是所谓的兼具写稿、制片、报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嘉利克说,“他们不仅能写稿,也能出去拍摄、采访,把素材带回来后剪辑录像。我觉得下一步就是身兼写稿、制片、编辑和摄影的人才了。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
显然,如今单单是好的报道已经不够了,记者还必须能够熟练驾驭科技。新闻业的裁员和专业化分工是对立的双方,而媒体竞争的加大和新闻更新周期的缩短加大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负担。因此,你不仅要能成为一个多面手,还必须是一个高效的多面手。
另外,记者至少应当有一个领域的专长,例如金融或政治。想获得专业知识,记者可以选择修读或者就职于新闻业外的行业。如果一名记者还拥有海外报道能力,那么这将是他极大的优势。为此,你可以多加旅游,了解外地的风俗与文化——如果能掌握某门特别的外语,那就最好不过了。
在未来,绝大多数的纸质出版商将不再出版纸质版,人们浏览新闻的形式将更加碎片化,新闻将被进一步细化——拜经费减少所赐,媒体将缩减他们的业务。新闻也将更加个性化,《今日头条》等媒体按照浏览喜好来编排主页的方式就是样例。
对年轻人来说,多任务处理将成为常态,这意味着你往往要在一开头就抓住读者的眼球、制造轰动效应,否则就可能沦为噪音。人们还将认识到,不是所有网络上的信息都是准确的,因此大众必将更加关注主流媒体及其报道的客观性。
新闻的变与不变,从《光与热》的小小总结中或可看出端倪。但新闻业永恒的原则——客观、公正,仍然是至高的准则——正如乔瑟夫·米狄尔所说——“做一份诚挚而负责的刊物;以其真实和诚信、敢言和独立赢得声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