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Shujie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1:9)
第一次对圣经产生阅读的兴趣,大抵是在初中,第一次了解到基督教和基督教徒在这个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第一次意识到西方人的文化根源与中国人有着根本的不同的时候——
《圣经》,这本原只是犹太人记载历史与信仰的文集,最终却竟塑造了一个信仰遍布世界的宗教霸主,成为了欧美道德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一。
那么,我是否能通过阅读圣经,来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呢?它究竟是怎样,塑造了早期欧美人的道德准则;它又是如何,在属于人的世界里构建起了一个属于信仰的神国呢?
翻开书,遇到的第一个篇章,便是律法书的创世记。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世记1:3)
在空虚与混沌中,神凭借他的权柄,创造了光、太阳与月亮,制造了昼夜轮回,塑造了海洋、陆地与各类各样的动物植物,以及——人。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世记1:26)
在那个蒙昧的时代,这是多么伟岸的想象!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将世间的一切都交付给众人;不需要其他权威的许可,不再需要敬畏灾难与自然——
人是神的造物,人生而被托付了管理神的产物的责任;由是,笃信上帝造人说的人,也必然觉醒为一个早期人文主义者,人,有人存在的价值,人决非一种纯粹的动物,而是一种有灵魂的、有使命的灵长,人不是生来被自然界所约束、折磨的,人是神的奴仆,而自然是人的奴仆。
原始的自然神,就在这种人造神的攻城略地中逐渐衰落——若神有大能,能决定人与万物的生与死,那么自然对人的折磨与约束,就变成了神的意旨。人们不再需要去敬畏自然,不再需要去敬畏雷电、洪水、暴雨、干旱与沙暴,也不再需要去敬畏这些原始的火神、水神、雷神,只需要去敬畏一个神——
那个造人、造万物的神。
在这个层面上,《圣经》所塑造的“全能全知的、至高无上的神”的概念,给了尚处于蒙昧时代的人们一条摆脱对自然的恐惧的捷径——信仰的笃定,而非科学的探索。
当然,这种所谓的解脱,是以一种更大更深的恫吓为前提的,人逃离了自然的恐惧,却又陷入了对神的恐惧之中,因而“上帝”决计不可能是人类面对自然的长久倚仗,而只能是尚懵懂的人类的一种暂时的逃避。
“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不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律例……耶和华必使瘟疫贴在你身上,只到他将你从所进去得为业的地上灭绝。耶和华要用痨病、热病、火症、疟疾、刀剑、旱风、霉烂攻击你,这都要追赶你,只到你灭亡。”(申命记28:15)
没有哪一种宗教缺少了恶毒的惩戒,没有哪一种宗教能仅仅凭借充满爱与正义的教谕就能广布天下,宗教的传播,必有赖于所谓“必要的恶”。
没有恫吓、没有惩戒,也就不存在敬畏,既无敬畏,即无偶像——神的名与义,将顷刻间轰然崩塌。
当然,神,人造神,作为人们的价值观的映射物和承载体,其名与义里必然含有正义、公平、爱、光明与正义等世人所认可的普世价值追求,而这也正是《圣经》能在不同的地域、民族之间传播的缘由之一。
耶稣·十字架“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做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做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6)
神爱世人——作为人子的耶稣,宅心仁厚,将拯救世上有罪之人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将自己摆在了服侍的地位,即使明知犹大的出卖、祭司长的图谋,也依然慷慨赴死。
“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先生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经上说,‘我喜爱怜悯,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本来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马太福音9:11)
耶稣之所以降生人子,不是为了拯救信仰之人而来,而是为了将“迷途的羔羊”导回正道而来,正如其曾用过的一个比喻,一只羊走丢,牧羊人去寻它,若寻得了,那么得到的快乐将比拥有一群羊还要更多。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巴、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他的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甚至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巴说话,残疾的痊愈,瞎子看见。”(马太福音15:30)
降生人世,人子耶稣最大的盛名便是他医治众人的传说,在《圣经》里,这是神的大能的体现,代表了神的意旨——
神,愿意去宽恕、赦免,也愿意去给予困苦者希望,而这种希望,在黑暗时代里,就是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一道光,吸引着一代代人为之倾倒。
“有人告诉他:‘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见你。’耶稣回答说:‘听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路加福音8:20)
在耶稣眼里,在《圣经》的价值取向里,信徒只有信仰的深浅之分,即使有罪,只要悔改,仍然比某些浑浑噩噩的人要来的更有价值;耶稣曾说,升天国时,并无先后之分,有的先而后,有的后而先——
神对世人的爱是均等的、无私的、宽容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被偏私,这是神,也就是塑造他的那个民族集体的价值追求。
亲情、友情、师生情,在这样的一个价值取向里,都不如拥有一个共同的教派身份来得亲密;天下教友皆是父子兄弟,这是由《圣经》的道德信条确立的一种追求。这样的一个追求,保证了教友间的相互支持和教团组织的凝聚力建设——强调大爱与宽容这样的普世价值观,也为其教会的组织建设做出了铺底。
最后的晚餐·印象“行为纯正的贫穷人,胜过乖谬愚妄的富足人。”(箴言19:1)
《圣经》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耶稣关于报复的反人性般的教诲,“人打你右脸,连左脸也转过给他打”,但这其实恰恰体现了《圣经》道德观的高度。
若是一个人和众人一样,“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那么他又比众人高明在哪里呢,他的仁爱、善良、慈心又体现在哪里呢?
神的信徒必须要符合神的价值期待,成为神在人间的代言人;耶稣降生是为了用自己的善来包容和感化世间的恶,那么信徒也就必须以耶稣为人格的榜样,否则和一般的恶人便没有了区别。
耶稣还教导众人要暗中行善,不可宣扬作秀,要谅解仇敌、友爱弟兄、宽解债务、切莫论断他人,“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他人,也必怎样被论断。”(马太福音7:1),很多教谕在当下现实也依然有着其价值。
甚至于在耶稣被祭司长所带领的人包围时,一位门徒拔刀削掉了试图抓捕耶稣的卫兵的一只耳朵,当即“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面对死亡的威胁,耶稣仍然能坚持心中的正义,宁愿束手就擒,也不会违反自己的信条。
《圣经》作为西方世界毋庸置疑的经典,其惩戒、关于末日的预言和它所塑造恐怖形象,都反映了一神教这样一个信仰垄断集团对其他宗教的排挤,也反映了宗教对人的敬畏之心的塑造过程,在这一方面,《圣经》能带给我们的收获,也就并不是关于“神”的故事,而是关于人性的剖析。
由此,《圣经》在当下存在的价值就并不是宗教意义的,而是人文意义的,它能让我们更好的去思考:为什么人,需要宗教?宗教的价值、源头、手段是什么?这反映了我们人作为宗教的客体(也是主体)的什么样的特质?
而《圣经》的另一个身份便是犹太人的史籍,它的道德观是犹太人这一民族通过漫长的历史记忆而固化下来的道德追求(在这里需要指出,这一道德追求是比普通人的处世哲学要更加高位的,更加难以实现的);从这一方面来考查耶稣和神,我们会发现,他们其实就是这一道德观的承载体——
在道德方面,耶稣是完全道德的人,也从而成为了完全非人的神。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神性与人性的交汇,但《圣经》里反映更多的却是神性与人性的冲突,因为作为负罪之人而存在于此世的普通人,才是这一经典里的主角——大卫、祭司长、耶稣的门徒、各式各样的人,都是人性的代表,而神性的代表便是上帝,唯有耶稣,作为人子,成为了人性与神性融合的矛盾体。
这,应是《圣经》在此世的最大价值之所在,不是作为一本宗教文集,而是作为一本人文经典,一本反映了人性的经典。
“神性”与“人性”的对立、冲突与融合,其实恰恰能作为我们把握《圣经》这一经典的主线,从理想化的神,到现实而庸俗的人,他们的互动,其经过与结局,无疑能作为一面反照我们自身的镜子,自审、也从而自救——
将自己从庸俗的此方,救赎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坚持与信仰所在的彼方。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