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了解印度电影之后就对它有了好感,昨晚又看了一部优秀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从来不入戏的我竟然情不自禁泪奔了好几次!最近在看教师资格证考试,也在思考该如何教育中学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果真碰到“无可救药”的学生,该怎么办?正好,《嗝嗝老师》给了我答案。
容忍
主人公奈娜患有妥瑞氏综合症,会控制不住发出“呱呱呱”的声音,虽然有骄人的双学位,也有机会从事银行、公务员之类的工作,但她执意要做一名老师,五年面试了无数学校均没录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中学母校愿意给她一个机会,教贫民窟分配来的最差班级9F。
十四个孩子倒是有组织有想法,连续制造无数恶作剧企图让奈娜出丑,赶跑她,比如模仿她怪异的“呱呱呱”并用嘻哈说唱讽刺、粉笔里装入火柴、用液氮制造爆炸等。换做是任何一个老师,都会无法忍受,肯定会想,“这是赤裸裸的侮辱挑衅,我好意上课,换来的确是这样的戏谑!还有没有纪律,还有没有底线!”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
孩子们顾着自己开心,表达对阶级压迫的反抗、排斥,反倒觉得自己还是“正义的”。奈娜在承受,承受不该她承受的“侮辱”,她觉得他们只是调皮一些,她一直给他们机会,因为这不但是对她工作的考验,而且关乎孩子们的未来。
理解
忍让不是长久之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无知的忍让最后会让人爆发,无力的忍让最后会让人灭亡。但奈娜老师的忍让是智慧与慈悲,用理解融化所有负面情绪。
某天家长会上,9F班的家长都没来,奈娜索性去家访。她来到贫民窟,看到孩子们为了生计帮家里人干活,有修车的,有卖菜的,有打水的,甚至有聚赌的。每个孩子都不容易,课堂上他们如此“可恨”,但帮忙家里干活一点不含糊,同时他们也表现出各自的天分,聚赌的有数学天分,修车的知道物理规律,炒菜的知道化学知识。智力上他们其实一点都不笨,只是没有适当的引导!
但心理上,他们备受歧视,一开始他们也是希望融入集体,与其他班级的同学和谐相处,但就是因为他们是贫民窟的孩子,行为举止挺让人厌恶,逐渐变成恶性循环,他们越发叛逆,越发“无药可救”。
有句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现在我却想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当我们对昆山龙哥、对高铁霸座男、对范冰冰偷税充满鄙视时,是否也可以深挖他们的历史,也许他们也是可怜人,毕竟谁一开始都不是想危害社会、想偷税漏税、想不守法规的。
一直不明白《道德经》里的“以德报怨”,相比《论语》中的“以直报怨”,它更慈悲,更具人文关怀。慢慢会了解,其实每个人都是可怜人,张狂的人被心魔控制,饥贫的人受皮肉之苦。
结束恶性循环
水静极则形象明,人静极则智慧生。
解开孩子们的心结除了慈悲的心态,还需要智慧的方法,这方法不是靠智能“思辨”出来的,而是靠爱心善意接近孩子,观察孩子,自然而“生”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真正的心结需要自己解开。奈娜老师告诉他们各自的天分,给他们信心。然后让他们花十分钟把自己最恐惧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折成纸飞机,让它随风而去!
勇敢地面对自己一直恐惧的东西,是一种从被动挨打到主动挨打的巨变。虽然还是挨打,但内心已经坚定。罗斯福在金融危机时鼓励民众,“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
奈娜老师巧妙传授了心法,上起课来真是如鱼得水。她的上课风格也是挺有趣的,寓教于乐,把教学融入生活,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能融入各个学科的知识,而且即学即用,十分欢快。
原本“无药可救”,对任何人都充满敌意的9F班从无尽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步入良性的轨迹,这个翻天覆地的转折是如何发生的?
奈娜承受他们无尽的“恶”——给予他们关注和理解——直面人性的恐惧
影片最后9A班的班主任把泄题陷害9F作弊的错误自己包揽了,不得不说是人性的复苏。按照常理,作为教学出色的班主任,会想方设法维持住过去辛辛苦苦积攒的光环,如果自己担了这个学生犯的错误,以后还怎么混?观影时当我还想着班主任会如何说理教导9A班“perfect”的高富帅,没想到班主任把他的错全担了!高富帅瞬间泪奔,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突然觉得在教育孩子上,事实的“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唤醒人的“良善”比分数重要得多。
如今的社会一直标榜着“效率”“智能”“便捷”,打着“科技”的旗号“不择手段”挣钱,也慢慢进入“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恶性循环。这个循环可以打破吗?是否也能用类似的思路:
某个东西承受无尽的“恶”——唤醒人性的良善——阶级固化变成开源共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