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rigionals of Psychology
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不到140岁。在1879年的莱比锡,“心理学之父” 冯特(Wihelm Wundt)创建了一个研究人类意识体验的实验室,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
是的,冯特原本是学医出生,但他弃医从心理,最早地将心理学从哲学的范畴中分离出来。他运用“内省法”探查自己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在实验室中,他研究了人的感觉、表象和情感整合为个人经验的方式。这为心理学打开了一扇很好的大门。
之后,一个叫铁钦纳(Edward Tichener)的人将冯特的思想带到了美国,并试图将人的精神生活结构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基本零部件来分析,即结构主义。以这种思维,我们来分解一下香草奶昔好了。。。嗯,分析好了吗?是不是有乳白色的,还有黑色的;然后,是甜的,可能还有一点点的咸味?然后,酸?结构主义者在这里感兴趣的就是香草奶昔的味道是由哪些基本味觉元素构成的。不过呢,因为内省法并不是一个研究答案的科学性方法,在不同个体身上,由于很多原因,对于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可能大相径庭。
詹姆士(William James,USA)在前人基础上拓宽了心理学的领域,他讲动物行为、宗教体验、异常行为以及其他一些有趣的课题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在研究心理机能对人类适应环境的作用中,“机能主义”应运而生。说道适应环境,是不是想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错,机能主义者老崇拜的就是达尔文了,他们想要弄清楚思想、知觉、习惯、情绪等行为是怎样帮助人类适应环境已经生存的。
不过,很快行为主义者们跳出来了,并相机能主义者们下了战书。他们研究的是可观察到的行为,比如你的皱眉,眼泪。。。华生(John B. Watson),作为代表,反对研究思想或意识体验,他认为:即使我没办法向你提问,通过观察研究你的外显行为和你所受到的刺激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说到刺激,和反应,我们该让巴甫洛夫闪亮登场了,其条件反射概念(条件反射即对特定刺激的一种习得性反应)被华生用来就解释行为。华生扬言:给他几个完全健康的婴儿,他就可以将他们培养成他想要培养成的样子。(还好我爸妈不知道这个法术,不然,呵呵呵)。
我们再回到德国,在这儿,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提出了格式塔观点。格式塔(Gestalt)德语中意思为模式、整体。格式塔对立与结构主义,他认为应将思维、学习和知觉作为整体加以研究,而不是分而化之。让我们记住格式塔的“整体>∫ 部分”。你看,你爸爸+你妈妈= 你们仨或你们肆(更多不计了),而1+1=2。
近了近了,我们来到了精神分析的家园,在那里,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相信,人的心理活动就像一座冰山,只暴露在海面上的小部分可以看到,也就是说,你有很多无意识,并且,起主要作用的就是那深藏不漏的无意识。一段小插曲:“弗洛伊德式口误”,“你今天白天有没有什么想法被压抑?是不是看见一个大美女了,来,跟我说说”,“不,没有”,“哦,没担心,你会说的,在晚上”。
有句话叫 “我命由我不由天”,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马斯洛作为创始人的人本主义,他们对于人们追求爱、自尊、归属感、自我表现、创造力以及精神境界等的心理需求感兴趣。自我实现是马斯洛观点的关键特征。
看完这些,是不是对心理学的大家庭稍微多了些了解?不急,我们慢慢来,一起去心理的领域探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