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

作者: 春秋一霸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13:53 被阅读0次

1. 手作:最早由日本传入的名词,意思是“手工制作”或“手工劳作”。

2. 手作的3个好处:一种更好的休息;获得掌控感和专注感;一种有温度的礼物。

我们活在一个一切皆可外包的时代,衣食住行的各种商品和服务都可以买到:

吃饭叫外卖;买衣服有淘宝;

出行有滴滴打车……

只要你有钱,不对,

只要你支付宝里有钱,一切都很便利。

可偏偏有些人放弃这些便利,更愿意亲力亲为:

自己烘焙、做家具、做皮具、做香皂……

买一个不就行了,为什么要自己做呢?

他们会告诉你——我不是为了制作一个物品本身,而是当手开始工作的那一刻,内心是宁静和幸福的。

手作是什么?

“手作”是一个最早由日本传入的名词,意思是“手工制作”或“手工劳作”。

比如,做饭、做木工活、织毛衣、做皮具、制作陶艺等。

广义上来说,脑力劳动以外的,需要动手的一切劳作,都可以算手作。

过去的时代,手作基本不算是新鲜事——饭是自己做的、毛衣是自己织的……

很多20世纪70年代的人还自己做过收音机、做过电脑

——今天大部分的手作已经没有了实用功能,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就好像写毛笔字一样,从记录工具,变成了修心。

前几年风靡一时的《秘密花园》就是手作的一种。

在白色的精细图案上涂色,可以减压。

因为它要求你集中精力、专注而细致,会逐渐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负面情绪、焦虑都会被排除掉,起到很好的减压作用,类似于冥想中的禅定,也被称为“动态冥想”。

再举一个例子,作家黄晶提到过一个江西姑娘的故事,这位姑娘名叫小碗,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行政经理,平时和一般白领没有什么两样。

小碗说:“有一次妈妈来北京看望我,怕我吃不到老家的米酒,就带来了酒曲。

我把我妈酿好的米酒给同事喝,都说好。

大家要我妈多做一点,干脆我就学起了酿酒。

后来越拿越多,大家都不好意思了,于是建议我卖……

我就开始仔细研究酿酒这个事儿,发现很有趣。酿酒对我改变最大的是生活方式。

以前每天下班就刷手机、追剧,不到十二点,绝对不睡觉。

现在每天回家酿酒,研究相关的东西,看着瓶瓶罐罐,觉得自己是个小科学家,特别幸福,而且在圈子里认识很多关注健康和有机食品的朋友,每天也早睡早起,健康多了。”

为什么手作会带给人如此强烈的沉浸感和幸福感?这里面“手”是关键。

人类获取触感的主要来源是手,看到很有趣的东西时,你总希望摸一摸,才算最后完成了

——从心理学上讲, 触感决定着人最终的体验质量 。

当你用手去重新接触、体验外界的时候,我们就在重建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手作的三个好处

1.  手作是一种更好的休息

手被认为是人类的“第二大脑”。

科学研究发现,当手指在做复杂、有意识的动作时,大脑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1/3。

所以,动手劳动不只是做东西那么简单,在动手的时候,也在为自己的大脑按摩。

很多职场人都承受着高压力、快节奏、超负荷的工作,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觉,而是开始手作。

2.  获得掌控感和专注感

我们的工作,很多时候都需要团队协作,需要较长周期的反馈,需要在电子屏幕上互动,人成为网络的一部分,被裹挟着停不下来。

“由静生定、由定生慧”,如果人的精神一直不能静下来,也不存在什么定和慧

——这就是大部分人不幸福的原因。

但当你思考怎么组装一个家具、怎么制作一个蛋糕的时候,所有材料都在桌面上,要什么、怎么做都是很清晰的,一切都只取决于你的双手。

这时,你就会感到安静、专注,屏蔽了外界的噪声,回归内心的安宁,重获一种强大的掌控感。

3.  手作是一种有温度的礼物

虽然亲手制作的东西往往看上去毛毛糙糙,不如机器制品好看、品质高,但它自带温度。

比如, 家人生日,亲手烤一个蛋糕;

求婚,送一枚亲手打造的戒指;

桌上,放一个自己烧制的陶器……

它们都是独一无二、自带温度、别有特色的

——毕竟,能为对方花时间的人,比能为对方花钱的人更重要。

流行的手作方式

给你几个建议,供参考:

1.  陶艺——“撩妹”利器

如果你看过《人鬼情未了》这部经典的电影,你一定对陶艺有很深的印象。

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手贴在一起,在旋转的泥板上做陶器,在浪漫的旋律中,男主角消失不见……

陶艺是一种一个人或几个人都可以进行的手作。

陶艺的制胚过程,非常考验一个人耐心和稳定性;烧制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酝酿,充满期待的漫长而幸福的过程。

陶瓷原料大部分都是泥土,加上水后,触感跟人的肌肤非常相似。

人摸着湿润的泥土,会有天然的亲密感。很适合情侣或亲子一起来做,而且相比木工、皮具,陶艺是一种很安全的手作。

2.  皮具——男人的玩具

从一张原始的皮料,到一件完整的作品,需要经历打版、下料、打斩、缝制、 打磨、封边等近十道工序,费时费力。

哪怕只是做一个小钱包,也要花上几天时间。

一旦一个小钱包完成,强烈的成就感会让你忍不住继续做大长包、小挂包、大书包,根本停不下来。

有人说,“打磨皮具,其实也是在打磨自己。”

3.  做饭

这是手作最简单的起步方式,但不是指煮个方便面,煎个鸡蛋之类的,是专门用一段时间,从设计食谱、买菜、切菜、烹饪、摆盘、聚会……

这是一个精细的、完整的过程。

我的朋友燕子,最近喜欢上了做饭,她跟我说,常常做着做着就进入“心流”状态了。   

总结

手作作为一种过去的生存方式,为什么会在现代的生活中流行起来呢?

也许正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所说:“简单、较少欲望的世界不会因为平静而脆弱,不堪一击,它更像是厚厚的帷幕,把琐碎的干扰摒弃在外。”

其实今天我们提到了很多种手作的方式:酿酒、涂色、陶艺、做饭、皮具、烘焙……

手是人的第二大脑,当你用手去重新认识世界,你会重新感受投入和沉浸

——通过手的劳作,抵达心的充盈。

思考

有人说,手作一旦变成手艺,并开始想着靠它赚钱时,就会变得很无趣了,你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给我。

相关文章

  • 【手作】

    【手作】艺术家的家。著名橱窗设计师高丽君姐姐的家,每一件都是精品。 而我除了会欣赏他们之外,手作的能力尚待开发。回...

  • 手作

    牛皮雕花手包,背包,女款。尺寸25㎝*15㎝,内有拉链夹层,卡片层。肩带可拆卸。

  • 手作

    那个是我 行走在时光荏苒 一场穿越的路途 风也缥缈 雨也飘摇 只为了你 静坐这昏黄灯影 缠上岁月纱线 将那些过往打...

  • 手作

    泓默说祈祷我掉入手作坑,我想对泓默说,其实我从小时候就掉进来了。 小时候我就是个宅女,放假时可以...

  • 手作

    手作,与其说是一种技能,不如说是种心境。身边有因为热爱而抛弃工作专门从事手作,也有当成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比如我。 ...

  • 手作

    闲暇时候,最喜欢自己动手做点小饰品,感觉有点妈妈当年的影子,俯身手作,任时光静静流淌,收获美丽心情。

  • 手作

    娱乐气氛越来越浓的节奏能把人心带得浮躁,偶尔坐下来做些需要耐下性子细心雕琢的东西倒也不错。一针一线不为附庸风雅,只...

  • 手作

    三月最后一天,决定给自己好好放个假。偷得浮生半日闲。 今日一大早便前往泓默的工作室。已近半年未曾和“亲爱的生活”里...

  • 手作

    带着亲手制作的月饼回家和父母过节,看到这张小学时父亲亲手给我做的写字桌,快30年了!除了一些刮痕外,打开抽屉后还是...

  • 手作

    文/二条甜 在我们家,手工活做得最好的是我已故的香香奶奶。我会的所有缝衣服针法都是从她那里学到的。 小时候家里还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手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tm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