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但至少有几个概念本身与不可避免性牢牢绑定,失去了这些不可避免性,它就不是它本身。首先是情绪所属的类别,判断力相关的概念。好恶,喜怒,疼痛舒适这类概念,其效力就体现为不可避免的性质上。或者可以说,所有非知识类的概念都具有这种属性。或许,这可以叫“实践性”。其次,逻辑也具有限制性。如我们只能看到眼睛呈现的世界而非世界本身,像前文所说我们只能操控行为而无法操控效果。我们甚至无法思考违反逻辑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除非偷换概念。再次,目的,以及其他最广泛的,就是实际场景中的约束力,也是“实践性”的体现。如我们有能力在街上大喊大叫,但因为不想丢脸而不这么做。一些空中楼阁式的理论,不切实际的幻想都属于此类。与第一类不同,它们往往不被具体地讨论。这里“目的”可能是最常见的限制性了。
描述这种不可避免性往往是文艺作品的工作。而从王阳明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这种属性才能真正敦促事物本身的前进,成为做“功夫”的动力,也成为理论的生命力。不具有限制性的“知”,说是一个两个,也只是空谈闲话。
总结为,存志就像心痛,体现为不可避免因而有效力。而这种不可避免的限制性,容易被人忽视,而且人们将之忽视。限制性的常见领域涉及情绪、道德、逻辑、习惯性约束力、目的性等等。它带有明显的属“人”性和“实践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