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钟南山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发表致辞。他表示,数不清的青年人都以科学家为偶像,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成为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让他们通过偶像学到对问题的看法,更多地问问为什么。”
钟南山的话,让我想起王阳明的名言。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王阳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种观点在当时无疑是震撼的,并非一般人能够想到、敢于直言。王阳明尊崇孔子,是出于自己的良知和实践。例如,他初到龙场,以自己身处的恶劣环境来感受、印证了孔子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他把居所改名为“何陋轩”说:“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又如,王阳明在龙场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后,以《五经》的言论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没有不吻合。
视频截图。王阳明让人相信的只是良知,他说:“学者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已上人。”又说:“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著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钟南山希望青年“通过偶像学到对问题的看法,更多地问问为什么”,王阳明有异曲同工的说法。王阳明认为学子学习的目标是圣贤(偶像),圣贤留下的《六经》《四书》(对问题的看法)等经典只是心学的门户、阶梯,关键还是要致良知——把握自己的是非之心(更多地问问为什么)。王阳明说:“士之学也,以学为圣贤。圣贤之学,心学也。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六经》以为户牖,《四子》以为阶梯。”
贵州阳明洞。与王阳明相约“共倡圣学”的湛若水则认为,儒家经典是圣贤的路径,能够警醒吾心。湛若水说:“夫经也者,径也,所由以入圣人之径也。或曰警也,以警觉乎我也。”
心学,重自得,贵知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