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悬线诊脉”的传说

㊣“悬线诊脉”的传说

作者: 浅醉深眠 | 来源:发表于2019-12-27 08:49 被阅读0次

    在我国古代,太医为皇帝的皇妃们看病,常有悬丝线诊脉之说。在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商纣王的宠妃妲己原是妖精化成美女,她淫乱朝纲,祸国殃民。有三只眼的闻太师识破了妲己的真面目,再三向纣王进谏,纣王不信。闻太师只好说,她是人是妖,我只要一切脉便知分晓。纣王说,我的爱妃怎能让你这臣子诊脉?闻太师说,可以“悬线诊脉”。他将3个指头接到线上,诊出妲己果真是妖精。当然,这些历史故事中包含着杜撰的成分。

    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时,只能在房外悬丝诊脉。太监有意试他,先后把丝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识破,最后才把丝线拴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是滞产,开了一剂调血降气药,娘娘服后遂顺利分娩。同行们问起窍门,孙氏笑而不答。

    传说中的另一位御医就更为惊险有加了。一次皇帝传他进宫看病时,他想不知是哪位后妃,先讨个吉利再说。于是,在悬丝上诊了一会“脉”后,说:“启禀万岁,是喜脉。”皇帝即命太监带御医去看,悬丝的另一头系在一只凳脚上,原来皇帝是想试御医的本领。御医看后大吃一惊,险些晕倒。但他不愧是个老御医,定了一下神,搬起凳子细细看一遍后说,如能劈开凳脚便知。皇上命太监用利斧劈开凳脚,只见蛀洞内有小虫在蠕动。御医忙跪奏说:“万岁请看,此乃木之孕也,所以见喜脉。”皇上认可。额头直冒冷汗的御医总算应付过去了。

    施今墨是旧时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曾为清代皇室内眷看过病。施老先生说,“悬丝诊脉”亦“真”亦“假”:“真”是说真有这回事;“假”是说这纯属一种形式。旧时,娘娘、公主们生病,总有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御医也总是详细的向太监询问各种情况,诸如舌苔、大小便、饮食、病症状况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御医们常常给太监送礼,得到这些贴身情报后,御医也就胸有成竹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对皇室的尊敬;二是利用此时字斟句酌,按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说错话或用药不慎而惹祸。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内,至今仍保存着一张陈御医为慈禧太后牵线诊脉的照片。据说,那次慈禧患病,陈御医在既看不到她的神色,又不敢询问的情况下,隔着帷帐在红纱丝上切了脉,并小心翼翼地开了3贴消食健脾药方。慈禧服后果然奏效,并赐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过了许多年,陈御医隐居后才透露了当时的真情。当他得到要为慈禧看病的消息后,便用重金贿赂了内侍和宫女,获知慈禧的病是食螺肉引起消化不良,由此你出药方。可见,牵丝切脉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也是医者受缚于封建礼教不得已而施展的一种骗术。

    中医録趣

    无独有偶,在古代印度,男医生给女病人看病也受到严格的限制。女子必须戴面罩,而医生不准直接接触妇女,尤其是进入皇宫为后妃看病,要把医生的头全部蒙起来。诊病时,医生必须站在帷幕之外,诊断病情要通过连在幕外的诊断器具,了解后妃的胸腹内部情况,与牵线诊脉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中医原来这么有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悬线诊脉”的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ur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