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投资吗?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10年前来问,对我们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我想大多数回答肯定是“不要!”。
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的观念里,投资,那是大老板和资本家的事情,离我们太遥远了。再说,我们挣得那点血汗钱,万一亏了,那真叫“血本无归”了。有点余钱还是存在银行里稳妥。
时至今日,再来问这个问题,相信听到大多数回答肯定是“是的,我要投资!” 即使是没有过任何投资经历的人,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个十年间,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技术进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眼界及观念都有了很大的革新。尤其是“y额宝”的出现,更加推动了全民投资的浪潮。
我曾在同事之间做过关于“为什么投资和投资什么”的小调研,无一例外,大家开始投资都是从买y额宝开始。而且大多数人从读书时候开始,把生活费放入y额宝,每天看到几毛到一块多的收益进账,不亦乐乎。
投资品种最多的是基金,其次是股票。工作几年后,手里多多少少会有点闲钱,会买拿一部分钱买入基金,少量买入股票。
不论是基金还是股票,涨了会卖掉,跌了会割掉(控制不能跌太多),先不谈这种投资方式是否正确,总之,盈亏幅度不大,权当大家在办公室找个聊天的话题来消遣。我身边的多数小伙伴玩了几年投资的,也没有那个挣多少钱或者亏多少钱,我们常戏称“抱着挣点小钱的心态来小赌怡情”。
对于极少数在投资方面有所研究的同事看来,投资是为了对抗“通货膨胀”,期待投资收益能让自己的钱保值,并获得一定的收益。这部分同事通常比较理性,懂得长短期投资品种的配置、风险大小的配置。
长期的投资,是期望买入的品种在将来给自己带来可观的收益,短期的品种可以获取波动的收益。
我个人的投资风格是一个长期投资者,投资的对象是基金,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以及板块主动基金。但由于个人目前研究的不太深入,以及懒得频繁调仓,现在已装换为定投低估的指数基金和买入债券基金方式。
我觉得这种投资方式的好处是:
1、买入一定的债券基金可以平衡掉总体投资的短期波动,遇到大跌时,不至于账面过于难看,最重要的是尽量降低大跌带来的心理冲击;再则,债券基金可以提供流动性相对较好的现金流,遇到好的投资时机可以赎回加仓指数基金。
2、通过定投的方式买入低估的指数基金,可以运用我们每月的现金流。在遇到大跌大涨时,也可以摊低我们的投资成本,低成本才是长期收益的关键。
最后一点感悟,投资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能仅靠投资来保障生活,给我们生活提供保障的只有工作,所以我选择省心的投资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对工作的影响。
不过,好的投资方式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祝大家生活幸福,投资愉快。
网友评论